其他电影的成本中,宣发都是占很大一部分的,这也会影响片方最终的收入。
某些电影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就很喜欢签对赌协议,比如制片方以总票房10亿的价格将电影的保底发行权授权给发行方,这样一来,制片方直接就可以获得3亿多的保底收益。
这样做的好处是,制片方可以少担风险,就算电影票房惨败、血本无归,这些损失也都会由发行方承担,而制片方还是可以从发行方那边稳拿3亿多。
可如果电影票房爆了,超过了10亿,那么多出来的这些钱,只有一小部分会给到制片方,大头都被发行方拿走。
当然,这种协议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签的,往往是名导演的金字招牌系列电影,才能获得这样的待遇。
但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在电影行业,发行公司的话语权是很重的。一部电影想要火,必须要花费大量的资源进行宣传,那最后分钱的时候,发行方肯定也不能少拿了。
如果发行方预付了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那么发行方会收取分账票房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了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这个代理发行费还会更高。
很多片方为了降低风险,都是不会自己承担宣发费用的,所以最终票房中的一大块收入都要作为代理发行费支付给发行方。
很多电影看似票房很好,但制片方还是亏钱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使命与抉择》却是一个异类,票房虽然爆了,但却并没有花多少钱在宣传上!
在发行方没有负担宣发费用的情况下,就只能收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代理发行费用,折算成可分账票房的比例,仅仅2~6。
这个具体的比例会根据双方话语权的轻重而有所调整。
而有着《美好明天》成功经验、又跟神华影视关系密切的飞黄工作室,显然有着更高的话语权。
也就是说一来一去,《使命与抉择》拿到的这15亿票房,实际分账的时候能比其他的电影至少多分10!
而以这种级别的票房来说,每多分那么一两个百分点,差别可能都在千万级别。
更何况,这些计算都是以目前的15亿票房来算的。
电影可是还要再延期2个月啊!
当然,按照常规经验,就算延期2个月,票房也不会再有太大的波动,延期票房能到总票房的半成,也就是5就不错了。
15亿票房,延期票房最多也就六七千万。
因为一部电影从上映到火爆是很快的,上映之后的一个月内,想看的都看过了,不想看的也不会再去看,靠着一些“漏网之鱼”撑起来的票房不会很多,而且院线也不会再傻呵呵地给那么多排片了。
但问题在于,《使命与抉择》因为初期没有宣发,所以本来就后劲比较足,第30天的票房表现还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延期票房的比例多半也是优于其他电影的。
这随便一忽悠,可又是上千万的票房!
更何况,延期上映会延续电影的热度,票房每多一点、国产电影的票房记录都会再提升一点,很多国内的视频网站想要购买影片版权发到自家网站上,开出的价码也就要更丰厚一点……
裴谦瘫坐在老板椅上,瞬间有点生无可恋。
本来以为《使命与抉择》电影下映了,自己也该死透了,所以裴谦才准备来看一眼票房,接受一下残酷的事实。
但是看了一眼之后才发现,还没死透,还得再火化一下,焚尸炉才刚刚开始预热!
“坏了,这515游戏节的福利,还是定少了……”
裴谦有些生无可恋。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本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完成了任务、花掉了一大笔钱,但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