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管理的学问(2 / 3)

与仙为途 山向水口 2681 字 2020-12-03

田等部分,寺院作为管理者役使在寺田上从事耕作的庄户、奴婢。一般来说,寺院的庄园不止一二所,庄园内部除了田地之外,还有屋舍、碾硙、车乘、林地、果园、菜圃等,内部分工很细致。

概言之,寺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土地配额、封赐,信徒的布施,以及土地买卖、质押兼并,寺院的设备出租、实物出借与货币借贷,等等。其中,土地是寺院财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获得土地的主要途径有国家封赐、信徒布施、土地买卖、由质押而兼并,等等,其中包括:寺庙经由国家赐予土地,称为赐田或赐庄;均田法中有授田于僧尼的制度,僧给田三十亩,尼二十亩,僧侣们死后,其所领僧田也可能会归入寺庙的常住田;由于佛教认为掘地伤生,僧人不事生产,因此,赐额之外,往往还将附近农户若干封赐于寺庙,这样,寺庙不仅获得土地的收益权,而且拥有对世代在这些土地上耕作的农户的某种控制权。私人布施是寺庙获得土地的最为常见的方式。佛教信徒中,在上者是位高权重的王室贵胄,在下者是普通的殷实富户,他们出于信仰和积功德的目的将私人庄园赠予寺院;但是,也有为着逃避税收和劳役的原因而布施财产的,这是因为寺院僧侣享有免除税务力役的特权,富家子弟剃度为僧,其产业就可以逃避征税。

另外还有就是,土地的收入只是僧伽财富的来源之一。一般来说,寺院往往是地区的商业活动中心,寺院周围形成了手工业品的生产及交易场所,宗教节日同时也是集市交易日;大寺院在集市上设有“邸舍”、“邸店”或“铺店”,既供往来行人歇息,亦有出售货物的柜台。

此外,寺院还有可以出租取利的设备。谢和耐在对敦煌文书的分析中发现,敦煌寺院的主要收入之一来自工业作坊,例如碾碾、油梁等项,前者是以水为动力的粮食加工设备,后者是生产烹饪、香火和燃灯用油的榨油坊。在当时,仅有大寺院、贵族和大官僚的土地上有水碾等机器设备,这不仅是寺院经济实力的表现,而且还意味着它在当地的水利体系中居于占优的地位。

由于富有钱币、布匹、粮食等物,寺院与社会各阶层都有借贷往还并获取收益。除了借钱供富裕家户周转之外,寺院也会出借实物,最常见的是粮食,出借对象是农民,主要是为他们种子和下一次收成之前的生活必需品。

也就是相当于高利贷的模式,当然这是指的其中一部分僧侣敛财。

这种模式刘安十分熟悉,地球上的唐朝,佛教十分盛行,就是因为佛教敛财的能力。

虽然说唐朝是尊崇道教,但是道教的那些道人,喜欢钻深山老林修道,修自我,自给自足。

利益阶层无法获得利益,看看唐朝皇宫里面进出的光头就知道了。

借其他人的钱不还可以,但是借佛祖的钱可以不还吗?

东厂要办什么事情,很容易就办妥了。

于是挖掘铁路,袭击铁路的愚民背后就有道人,光头的支持。

一场轰轰烈烈的打假就开始了。

西厂在这方面也进行了配合,首先就是查证,有多少田产,多少僧侣,然后有没有放高利贷的。

只要有,立马抓人,平了佛寺,道观。

不单单针对这种,还针对其他一些小的教派,隐秘的教派。

这其中也得到了得到高僧的支持,这些得道高僧才是真正修佛法的。

咚咚咚咚!

蒸汽锻造机,锻造出一块块的铁板。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就是把铁水倒在碾压的机器上面,然后碾压淋水。

铁器的制造,是一个国家力量的代表。

无数的低价格的农具被制造出来,然后被送到了各个州府进行售卖。

现在火车修路征地,很多地方的的各个姓氏还打起来了,就是要让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