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四零 海外新政(3 / 3)

当地的土著主要是以南岛语系的马来人为主,其次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等移民,最后是少量黑人和黑人与这些人种的混血。南非地区虽然在帝国支持下进行了长期的有组织移民,但男多女少的局面一直没有完全改变,早期移民娶的都是买入的阿拉伯、波斯女奴,到了民族解放战争那几年,大量移民涌入,靠买婚已经解决不了,南非地区的班图黑人与国民差异过大,移民最终发现了瀛洲的土著,尤其是居住在内陆高原地区的各种黄种人部落族裔。在帝国二十年的南非地区人口调查中,发现南非国民中,百分之四十是瀛洲土著及其后裔,特别是这些后裔,长相与西南少数族裔差不多,两三代混血后的人已经和海内百姓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肤色稍深,略显红。这直接促成的结果是,帝国直接全面承认这些人为国族,甚至没有单独列一个民族给他们,因为这些族裔已经完全融入帝国社会,无论肤色相貌还是信仰,统统都没有隔阂,略显不同的就是饮食习惯,但也不过促成了南非地区特色美食的形成。但因为这个原因,瀛洲是人口流出的,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还是来自于非洲开发公司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非洲开发公司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早期和海外行省一样,大规模移民,在最高峰的时候,非洲开发公司辖地有四十多万国民团体,以此产生的混血更是难以计数,那个时候国族在非洲进行贸易,开发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但是在最近二十年局势大变,公司对贸易的垄断越来越强,而且农业也逐渐走向了以大种植园奴隶制为主。这种经济作物种植园直接导致了大量国族自耕农破产,因为自耕农无论如何是无法和奴隶种植园比成本的,无论种植什么作物,都只能自给自足,拿到市场上,都卖不出去,而且随着混血儿在非洲殖民地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进一步挤占了国族的经济地位。因此,大量的国族土地被奴隶种植园兼并,而殖民地又没有工业,城市也不了多少工作,所以大规模人口向瀛洲迁移,也就是这个时候,帝国做出开发瀛洲的战略,帝国支持南非地区在瀛洲开发棉花种植园,在瀛洲设立农机所,大规模使用蒸汽动力的农业机械,比如蒸汽拖拉机,以技术降低成本。而来自内陆的土著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棉花产业发展很快,成为了瀛洲的支柱产业。可瀛洲仍然有很多不被接受的黑人和混血部落,这些族裔在八万人左右,在废奴之后,如何处置这些人就是海外事务部的头等问题,在锡兰、爪哇等地,帝国直接给当地土著独立建国的机会,主要是人口太多实在是处理不了。但在瀛洲、马斯喀特等地,海外事务部制定了一个更好的办法,让这些土著男人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