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二二 最后的岁月 中(2 / 3)

的原材料,两国关系进入蜜月期,当然,印度斯坦帝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而李昭奕接受禅位仅仅几个月,两国的政治关系再次冷淡下来,经济合作也有了动荡,帝国内部对其不满的声音也甚嚣尘上,当然,对于皇帝来说,这不是问题,他所询问的,是两国关系的未来。

“对于印度,维持现状,不去管他也就是了。”李明勋对长子说道。

李君华则是说:“父皇,可印度与帝国不同,终有一日,其制度会走向灭亡,儿臣考虑的是那个时候的事。”

李明勋微微点头,才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与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不同,印度虽然在李昭圭时代,也曾经想进行改革,但国内的军功贵族和特权阶层实在是根深蒂固,因此依旧维持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而李昭奕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年轻版的李君度,因此在其统治生涯,印度的政治权力只会更加集中。

实际上,印度的政治制度,是集合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与满清的部分创造,又结合了当地民族和宗教情况而形成的。权力已经相当集中,几乎就是封建王权的巅峰了。

但显然,这种制度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按照帝国皇室一贯的政治理念,李君度这一支所建立的印度斯坦帝国的政治生命,是远远短于继承自李明勋的李君华这一支,因此李君华才有此问。

现在印度斯坦帝国不需要帝国介入,不需要帝国帮助,将来呢?

李明勋想了想:“只要保全你兄长这一支的血脉也就是了。”

李君华点头,他也是这般想的,在他的心中,帝国的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利益更是超越皇族利益,超越任何一个阶层的利益。因此他也觉得,不能因为血脉联系,将来做出损害帝国利益的事,相反,若是符合帝国利益,两国皇族之间的血脉关系,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李明勋却说:“昭圭到哪里了?”

李君华说:“现在应该快到广州了吧。上次联络时,他的船在九龙停靠补给,这个孩子听到您生病的消息,其余的,什么都不顾了。”

与李昭誉这些孩子不同,李昭圭是正儿八经在李明勋身边抚养长大的,爷孙之间感情很深。

“新华王国的事,还是要提前准备,尤其是在法理上,一定要处置妥当,有关的四个国家方面尤其如此,这一点,你切要帮助昭圭,不容有失。”李明勋对儿子说道,他轻拍儿子的手,说道:“皇帝,不论圣明还是愚钝,终究会被时代抛弃的,咱们李家的退路就在新华王国,虽说以你的年纪,与你无关了,但为了子孙后代,你还是要多费心才是。”

李君华说:“这件事,一直是老三在操持,您放心便是。”

李明勋摆摆手:“不不,关键时候,还是要你出面才好,毕竟你才是皇帝。”

所谓新华王国就是当初在印度事变之中,李明勋借机为李家安排的一条后路。

帝国在中东地区的拓殖,多年来卓有成效。科威特以南的区域,几乎都落入了帝国手中,多年来,帝国利用中东地区的战争,借机把阿拉伯半岛上的贝都因人迁移出去,实际控制了阿拉伯半岛的内陆和波斯湾的东海岸和阿拉伯海的北岸地区。这块区域也就是包括后世的巴林、卡特尔、阿联酋、阿曼的全部,沙特和也门的大部。

而这一次,印度事变,印度斯坦帝国顺利过渡权力,李昭圭把皇位禅让给李昭奕,李昭奕则保证让李昭圭建立一个独立的王国。

这个王国的土地就位于波斯湾的东海岸,包括后世的巴林、卡塔尔和阿联酋的大部分,那是一片荒漠之地,李明勋选中那里,自然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可以当一个靠着石油发财的狗大户。

但这次建国行动还在计划之中,只不过双方都有诚意,因此会很顺利,但有几个问题尚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