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的突然到访确实令赵无衣高兴异常,俩人有段时日没见了。
原本不管怎么说,每年春节时肯定要走动一下,不过去年李亚东回了老家,所以算算时间,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有一年多。
“赵老师,你继续吃,我没什么要紧事,就是随便找你聊聊。”
李亚东要不这么说一句,赵无衣都开始收拾饭盒了。
“你吃了?”
“对,吃了过来的。”
“那行吧,柜子上有杯子和茶叶,要喝茶自己倒,我扒拉几口就好了。”
李亚东笑着点头,自己动手倒了杯绿茶,如同以往一样,自顾自地喝着。
赵无衣果然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几分钟就搞定,俩人也就聊开了。
“又搞了家科技公司?”听完李亚东道明来意后,赵无衣笑着说,“你还真是够能折腾的。”
“年轻不就是要折腾吗?”李亚东呵呵笑道。
“倒也是。”赵无衣耸了耸肩,不可置否的意思,忽然想到什么,又说道:“你如果想找这方面的人才,北大倒不是第一选择,隔壁这方面比较强一些。”
这话倒挺中肯,北大向来以文科强悍而着称,而理工科肯定是隔壁清华更胜一筹。
然而赵无衣还是没弄懂李亚东的意思,他的心思可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所学校。
“赵老师,我说是来招人,但目的并不是挖几个优秀人才那么简单。我的这家科技公司规模很大,所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很大,我的目标并非一次性的,而是想弄出一个计划,看能不能跟首都各大院校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便获得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赵无衣诧异,甚至情不自禁地蹙起眉头。
为啥?
因为这事儿想办成可没那么简单。
好的人才谁不想要,国家也想要啊,而且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本来就毕业包分配。
“你要真想这么干,得搞定上面,至少教育部方面要点头。”
这一点李亚东倒是已经想到,摆摆手道:“这没问题,上面我有办法搞定,我今天来找你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一下现在基础科学类的应届毕业生们,他们的就业方向以及心理想法,以便规划出一套合理的人才招聘方案。”
对于说服教育部等国家机构替微创科技开扇方便之门这件事,李亚东还是有些把握的,老任同志能干成的事情,没道理他就干不成,你说对吧?
而且他心里很清楚,大学生包分配的这种制度,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是一个好办法,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注定是行不通的,此举无法合理利用人才红利的优势,以至于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国家也会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会在90年代中下页,陆续取消这种制度。
“你还别说,现在这类应届毕业生的想法,确实与你们当年读书的时候大不相同了。”得知他的真正意图后,赵无衣笑着说,“你们当年读书那会儿,几乎所有人都恨不得削尖了脑袋出国留学,而美国又是90%学生的第一选择。
“现在倒是不同,随着国际政治的变化,学生们赴美留学的热情正在逐年下降,再加上国内经济这几年朝气蓬勃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感染了很多学生,或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们愿意扎根在国内发展。”
她说到这里顿了顿,望向李亚东问,“这对你来说,应该是好事吧?”
“当然。”李亚东笑着点头。
“至于就业方向嘛,就呈现出一种两极化趋势,第一种是好的,最顶尖的那一拨学生,肯定是被国家各大科研单位吸纳走了,也算走了一条他们理想中的路。而余下的更多学生,可就没那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