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
从酒店那边回来后,李亚东就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他得分析分析,整出五个剧本来。
不知为何,总有种使命之感,仿佛这事儿必须要做,不做还不行的样子。
搞不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想来或许是因为当年在香港那边弄过一批剧本,多少对香港影视业有些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到了内地这边,不能厚此薄彼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真能一次性弄出五部抗战巨制,对娱乐公司在内地的发展,将尤为重要,应该一下便能奠定其业界龙头的地位。
再如果将它们放在同一年播出,说不定还要造就另一个辉煌。
所以于情于理,这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且意义非凡的事情。
既然想到了,就必须要干!
给五位导演选剧本,李亚东的第一策略就是回忆他们都拍过什么电影。
历史佐证过的事情,往往比较靠谱,这样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至于将他们日后的作品提前十年或二十年拿出来拍,会不会拍毁一部好电影?
这件事李亚东并不担心。
又不是拍什么特效大片,如果是以情绪来感染人的抗战片的话,他个人觉得,在这个色彩相对黑白的年代来拍,或许更加合适。
少一些雕琢、少一些粉饰、少一些利益,便会多一份真挚、多一份代入、多一分纯粹。
老谋子好说,他自己已经有了想法,恰好后来也拍过一部这样的影片,正是《金陵十三钗》。
李亚东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剧本写出来,倒也不用太完整,有个大概的梗概,至于具体的台词对白,能记得的就写下,不记得的就让老谋子和他的团队自己去琢磨。
不说别的,现在的他肯定比上辈子拍《金陵十三钗》时更年轻、更有精力,同时……也应该会更投入。
因为他还没拍过大制作。
李亚东犹记得《金陵十三钗》上辈子的投资好像是3亿多人民币。他要敢要,李亚东就敢给。
当然,时代不同,钱的购买力也不一样,不大可能用这么多。
老谋子的剧本就算定下了,内容李亚东一清二楚,费不了多大功夫。不过你要说想将十三位姐姐的名字全部对上号,那他肯定没这本事,再取呗。
接下来的就是小刚子。
他的话……跟老谋子一样,多产户,拍过不少电影,李亚东同样看过不少,最记忆犹新的应该就是《唐山大地震》。
至于抗战片……
李亚东坐在书桌前托着腮帮子开始回想起来。
是了,“刚”看过一部——《集结号》。
不对,还有一部!
李亚东猛地眼前一亮,脑子里的空间瞬间被一股黑暗所吞噬……
《一九四二》!
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画面开始在脑海黑暗的空间中浮现,让他隐隐有些作呕之感……
多少年过去了,这部电影的威力竟恐怖如斯!
李亚东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初次看这部电影时的震撼。
他犹记得当时电影院中的众生相:前排有一名大妈哭得死去活来,她老公怎么劝都没有用;后排有一个小姑娘紧紧地依偎在父亲的怀抱中,不停地让他抱得更紧一些;身旁的时髦女孩将沾到嘴唇的爆米花又放了下来,本想扔掉,但犹豫了一下,又放回到纸筒里,然后用袋子将它包裹起来,并系好……
这部影片比《金陵十三钗》带给他的震撼强烈一百倍!
非它莫属。
刘振云。李亚东第一时间想到一个人,《一九四二》改变自他的小说《重温一九四二》,这个李亚东绝不会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