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太平治世】(2 / 3)

封部族首领为千户、百户、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等。

就连北山女真部、使鹿部、使犬部、斡拙、吉里迷、骨嵬,等部族首领也都一同进京朝贡大明天子。

待10月11日明太宗返回应天府之际,才得知明汉昭亲王做了许多不轨之事,还陷害了明内阁首辅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冤死冻死雪堆里,以及逼迫明翰林院侍读黄淮,下狱蒙冤尽得其不法行为之事数十件,让明太宗非常愤怒但是没有完全发作出来,只是夺其冠服再将明汉昭亲王囚禁于西华门内,并革削其左右二护卫,其所募军士全部调往居庸关北,在立保安左卫、保安右卫。

11月15日明太宗诏令文武群臣聚集商议迁都事情是否合适?因为在此之前明太宗曾从北京返回京师应天府时下令过决意迁都。

首先由工部请奏择日营建北京宫殿,明太宗当众宣布道“此为大事须聚集所有朝臣商议才行。”

于是公、侯、伯、子、男,五军都督府以及在京都指挥使等军上疏称“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实为天府之国帝王之都,县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云集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中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

随后六部尚书、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尚书、都御史官员府又上奏道“北京乃陛下龙兴之地,北枕居庸关、西峙太行山、东连山海卫、南俯中原沃土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实为帝王万世之都,应敕所司营建,以成国家悠久之计,符臣民之望。”

当即就被明太宗采纳其议,并下令北京顺天府督造之前蒙元帝国大都宫殿。

12月10日明太宗第五次命明司礼监太监护送古里国、爪哇国、满剌加国、占城国、锡兰国、木骨都束国、溜山国、喃渤里国、卜剌哇国、苏门答剌国、麻林国、剌撒国、忽鲁谟斯国、柯枝国、南巫里国、沙里湾泥国、彭亨国,等国使者以及大明旧港宣慰使司使臣归国。

之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3月20日,明太宗徙封明汉昭亲王朱高煦,于乐安州并令其速往封地就藩,不准久留京师。

5月16日,明司礼监太监在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行香在率船队出发,随行中有僧人慧信,明兖州府同知朱真、明泉州卫指挥使唐敬,等将领奉命在柯枝国诏赐国王印章,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

而忽鲁谟斯国向大明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则进贡;麒麟(长颈鹿),祖法尔国则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国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国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国、古里国一同进贡;麾里羔兽。

其中宋皇朝末期的泉州提举市舶使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大明船队联系被敕奉前往西洋寻玉玺有功,加封为泉州卫镇抚。

在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大明帝国东南沿海一带有商人与幕府浪人组成的〈倭寇〉侵扰沿海地区成为一大祸患。朝廷大为震怒下令严防,派遣了明辽东总兵兼中军左都督府左都督广宁侯刘荣,负责专门处理备倭事宜。

他巡视辽东都指挥使司各岛屿,在到达金州卫金线岛西北的望海埚上,见此地宽广且地处滨海咽喉要道,便筑城堡设烽堠严阵以待倭寇前来。

6月初8日据瞭望哨报告倭寇将至,明辽东总兵迅速率兵赶赴望海埚犒劳军士,厉兵秣马准备迎战,又另派明定辽左卫指挥使徐刚,伏兵山下,明广宁中屯守御千户所百户江隆,率壮士暗中烧毁敌船以断其退路。

6月15日明辽东总兵又发现倭寇来袭,这次亲率步军与敌交战假装败退,在将敌人引入伏击地大败倭寇,斩首742人,生擒857人无一逃脱者,解决了倭寇连年骚扰劫掠的问题,受此大措今后再也不敢进犯辽东都指挥使司,捷报传入朝廷后赐敕褒将,并召明辽东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