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马祥麟就是一位忠臣良将,他明知事不可为还死守襄阳直至城破殉国。
他曾经写信给母亲秦良玉“……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的回信只有一句话“好!好!真吾儿!”
他们傻吗?是的,他们真的很傻。而就是因为有了如他们这样的傻子才让后人懂得了何为“可歌可泣”!
黄汉不肯让英雄流血还流泪,指名道姓要顾准保障秦良玉、马祥麟的安。
由于影响了历史现如今本该殉国的张凤仪、秦拱明、马祥和等等将领的安也要兼顾。
顾准见马祥麟煽情,白杆兵将领的情绪立刻不一样了,连忙准备反驳。
此时秦拱明道“不然、不然,拼得一死容易,留下有用之躯为国为民多做贡献才是善莫大焉。
白杆兵不立刻北上杀奔陕西,起到的作用更加大,安定数百万川民就约等于消灭了几十万流寇,救活了百万饥民。
我不管你们是什么态度,我赞同顾将军的计划。”
顾准道“我‘红旗军’自从成立以来可谓身经百战,何时畏敌不前?白杆兵忠勇众所周知,合计斩杀多少建奴、鞑子、流寇?
恩师审时度势一边跟建奴、流寇鏖战一边把‘红旗军’发展壮大,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至今为止“红旗军”的斩首数恐怕是白杆兵斩获的十几倍甚至于几十倍。
何为落了下乘?难道眼看着让忠勇的麾下无意义的牺牲才是上乘?”
马祥麟言下之意“红旗军”不肯拼消耗惯会大滑头仗,顾准立刻摆事实讲道理还列举斩首数,几大十议事的将领议论纷纷。
刚才的话有些过激了,直爽的马祥麟已经暗自后悔,他知道黄汉这个妹夫对秦家、马家没说的,还亲自救下了自己的结发妻子。
这些年“红旗军”经常资助白杆兵装备和钱粮,连自生铳、米尼枪、能够在山区灵活转运的轻型钢炮都舍得给。
他缓了缓语气道“你们虽然言之有理,但是未免消极怠战,不是我白杆兵的一贯作风,这一次不执行命令,以后朝廷该怎么看马家、秦家?”
顾准道“征虏大将军已经在春天收复汉城,他没有紧接着出兵争夺平壤,而是进行屯田后在平壤方面将要秋收之时发动进攻。
一个很简单的戒急用忍,使得'红旗军'用不着千里运粮就能够在'汉江省'发动大战安置俘虏。
如此成功的例子我们为何不效仿,为何非得使得自己的麾下陷入苦战才能够表现出一个将领的忠勇?
朝廷的看法能当饭吃?能够让枉死的袍泽活过来?放心吧,只要白杆兵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朝廷就没有看法,还会竭力给予粮饷封官许愿。”
马祥麟听了这些话,觉得不舒服,他从来没有想过拥兵自重胁迫朝廷,此时反问道
“顾将军,你口口声声为了上百万川民着想,故而竭力留下白杆兵。
可是陕西的老百姓怎么办?难道他们就不是人,朝廷大军就应该不闻不问任凭他们被流寇、建奴轮番祸害?”
这话具有杀伤力,白杆兵诸将都瞪大眼睛等待顾准辩驳。
顾准道“因为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兼济天下故而量力而行,建奴为什么杀入陕西?目的就是缓解辽东承受的压力。
征虏大将军已经取朝鲜建立大明'汉江省',接下来就会剑指辽东。建奴为了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无所不用其极。
建奴先是使用离间计准备向征虏大将军称臣,妄图诱惑征虏大将军为了得到大明江山跟他们联合。
而我的恩师意志坚定,不受任何干扰,按部就班完成五年平辽计划。
建奴没辙,肯定是想到了来陕西联合流寇故而打入延绥镇,此时我们应该放弃已经被打烂的陕西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