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皆大欢喜(3 / 3)

杨家的奴婢。

而本身的农奴这个直接赐还良籍,这些农奴肯定不是这一类。

他们赐还良籍,那些原本沦为佃户的卫所军户直接分地,耕种薄地的军户重新定地租,也就是完按照无锡那边,但这边因为粮食产量问题,地租直接定一两成就行。不过这个今年是不行了,因为今年的秋收很快就要到了,重新分地会牵扯很多麻烦,索性直接就谁种归谁,收完以后再分地,反正有这笔抄家的巨额收入,辽东这边的赋税什么的也可以免。

包括军户要交的也免。

这时候本来一年也收不了多少军户的粮食。

洪武年间仅辽东屯田,一年可收七十万石,这是军户上交的,辽东二十五个卫不过十几万人,这七十万石几乎就可以满足八成军需。

但现在一年只有十七万石。

结果就是辽东各军靠关内供应,而军队需要的粮食后面都得伴随规模庞大的运输系统,这个运输系统本身也需要粮食或者银子,最终大明在辽东投入的军队越多负担越重,一直这样往上累积直到财政崩溃。

事实上呢?

有十万真能打的辽东都老老实实。

甚至五万都够。

就像吴襄跟崇祯说道,我要真有三万能打仗的还能让天下糜烂成这样?可我的八万大军只有三万实数,但三万里面只有三千能打啊。

大明财政就是这样崩溃的。

哪怕以目前辽东五两的米价,杨信这一次搜刮的,也够天启给辽东军户免除五年的上交,而只要不上交粮食,那些军户没有养不活自己的。只要军户能养活自己,然后再以民兵制进行训练,逐步恢复军户的战斗力,不用恢复到洪武朝的巅峰时候,只要能达到永乐朝初期水平,大明在这辽东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关键就是得让军户吃饱饭。

辽阳趁着这个机会搞起来,广宁再搞起来。

这就足够了,对付建奴用不了多少永乐朝初期的军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