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为民的戚继光是什么结局,这些将领同样看的很清楚,玩寇一辈子的李成梁玩到世代显贵,为国为民的戚继光什么也没捞着。可以说不改变大明对待武将的原则,就不可能避免他们玩寇,这个问题目前他也解决不了,既然这样就先糊弄着吧。
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个大明的裱糊匠了。
杨二鬼子离开了皮岛。
他到达葛沽时候,已经快要临近秋收了。
“最少也得四石,以前亩产三石的至少四石,以前亩产四石的,甚至奔着六石,这东西简直就是奇迹,一亩增产至少三成。”
杨夫人激动地说。
她说的是鸟粪。
虽然还没收割,但眼前这片即将丰收的稻田一看就能估出来产量,那沉甸甸的稻穗太醒目了,这段时间别说是杨夫人,就连徐光启,孙承宗这些都跑来看杨家这片地,最高产的田已经估出了七石的亩产。
这个产量对于北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让人眩晕的数字。
要知道北方不用石。
北方算亩产时候不用石,因为根本不值得用石,都是用斗的,顶多用斛,就是因为很少有过石,而一些用石的干脆就是大亩。以标准亩来计算的话,北方单种一季谷子,正常年景有水浇灌的上田,亩产也就两石內,没有水浇灌的话,那些纯粹的旱田亩产最低甚至能低到两三斗。种稻的确有四五石的,但那得是那种很稀罕的水田,比如杨信这片纯粹的水田,亩产高的能达到四石以上的,可七石级别的,在南方那也是顶级的啊!
更何况杨信也是两季。
很快他这边还得种麦子,在收获完的稻田连耕都不用耕,直接撒上麦种在地里用铁锹铲出排水沟,再把铲出的土盖在麦种上,明年夏天这片土地的麦收仍旧至少两石。
“徐公!”
杨信朝徐光启说道。
“老朽最想做的,居然被你就这样做成了。”
徐光启说道。
“杨都督,你这好东西不能独享啊!”
孙承宗说道。
“杨某从没想过独享,但我也没准备把自己的好处便宜别人,海上又不只一座有鸟粪的海岛,谁想也能平平常常亩产千斤,那就自己去挖呗。”
杨信颇为得意地说道。
他才不会便宜北方士绅呢,黄尾屿就那屁大点地方,每年产量也就能满足他的几个屯垦区,最多再加上常州一带的民兵区,根本不可能为别人。谁想要就自己去挖,不过那些士绅未必有这觉悟,毕竟这东西的前期投资有点大,不但要有船队而且还得要有廉价的苦力。
孙承宗也只是一说而已,谁都知道这种好事不会便宜别人的。
“但有一样东西都督该与人分享吧?”
他说道。
说话间还看了看杨夫人。
杨信看了看夫人……
“是玉米,咱们自己的育种,在山区旱田种,亩产超过六十斤,而且是与麦子轮种的,后者同样也收了差不多四五斗,两样加起来让山区旱田做到了两熟,而且亩产接近一石。
但咱们的是自己育种,育种田就那么几块,治的种子自己都不够用的。
再说种在山区只是试验而已。
咱们自己在这周围旱田种的玉米一样能到一百二十斤,加上一季是麦子还是超过两石,还没施这种肥,施了肥之后恐怕能过两百斤,既然这样当然先种咱们自己的。就算咱们给别人种子,他们拿回去种在那些薄地也是浪费,一年就收那么点,还不如咱们这里种了卖到京城,更何况陈于阶那里也想种,还等着咱们给他供应种子呢。”
杨夫人说道。
这也不无道理,不过主要是杨夫人不愿意自家东西便宜别人。
玉米也是好东西。
其实杨家这些垦荒地产的无论大米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