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距离郿坞仅四十里。
据斥候传回来的消息称,郿坞一派安宁,仅有五百飞熊军,一千五百士卒守护。
于是,鲁智深决定急行军,一个半时辰后抵达,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命斥候向张任部传递消息,正午时分,发起总攻!
虽然鲁智深不是贪功之人,但是与张任、伍云召、伍天锡相比,他与熊阔海的关系最铁。
一个半时辰的急行军,抵达郿坞刚好午时,距离正午尚有半个时辰。
十分自信的鲁智深,相信半个时辰足以拿下郿坞。
至于张任部,还是负责截杀逃亡长安的人员比较合适。
……
殊不知,由于是急行军,将士们一条心,不足一个半时辰,鲁智深、熊阔海部,便抵达郿坞陵境内。
由于有斥候的勘察与形容,未到郿坞陵,鲁智深、熊阔海便知郿坞的具体情况。
只是,当郿坞尽收两人眼底时,却发现低估这个地方了。
郿坞岭,横垣在右扶风北部原野上东西走向的一条土岭。
据《后汉书·董卓传》: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可见,如此气势恢宏的坞堡,并非能够轻易拿下。
另外,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
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
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
董卓之所以在距离长安两百六十里外,修建一座形同长安城一般的坞堡,就是为了当做避风港,以及为家人养老。
再有,郿是董卓的封地所在,所以修建坞堡没毛病。
有毛病的是,董卓为了修建坞堡动用二十余万贫苦百姓。
同时,为了方便长安往郿坞,依地势起伏、跨沟越涧,修筑一条长度在两百六十里的“驰道”,这条驰道高34米,顶宽14米,底宽21米,为黄土夯筑,气势宏伟,有如东汉的“高速公路”,使人惊异。
当然,鲁智深、熊阔海此时所处渭水之畔,暂时观赏不到驰道的非凡气势。
不多时,鲁智深、熊阔海率军抵达德胜营。
可是,有一个难题,横亘在鲁、熊二人面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