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上没长出一把漂亮的山羊胡差了点意思。要不然,捋着胡须,面带微笑颔首道“孺子可教也!”
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满足感,快活的能让边子白爽到飞起。
怪不得古往今来,不了那些好为人师的家伙,总是喜欢瞎指挥,外行领导内行并不一定是很坏的结果。就怕是外行在自以为是内行,这就完蛋了。
猛然想到这种不靠谱的场面,确实给人一种好为人师者,基本就那么回事。一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的得意劲。
好在内史府并非负责具体事务工作的衙门,一方面是发布国君的檄文,国家的政令颁布的发布单位,没有决定权,只是一个行使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打杂的。只不过这种打杂比较高级,还能在权利中心刷存在感而已。
其次就是治学,这就更简单了。
后世一直说教育比不上西方国家,这个不行,那个落后。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现代教育,东方落后了西方快一百年,之后的努力追赶,却因为各种原因制约了追赶的步伐。但如果比较的话就能发现,东方的教育从来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落后。教育的失败或者说不如,在于学生的能力。
而学生……
在学校里的时间多?
还是在学校外的时间多?
主要还是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说白了,大家都把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社会地位的时候。就算是教育也会偏颇,朝着赚钱第一,道德其次,杀人枪毙的方向而去。这没有什么不对,当然也不怎么对劲。这也是一个哲学命题生存是人的基础。在生存层面,人和野兽的区别并不大,而之后的礼仪,道德,自律,知识等等的传承,这才是区别人和野兽的最大不同。孔夫子也说过同样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也是这道理,人在饿肚子的时候,恐怕会做出让正常人恐惧的事情。
历史上的底层农民造反,有多少是在吃饱了没事干的时候去做的?
反正,治学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
如果是在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时候,读书真不如拿起刀剑保家卫国来的有用;可要是在清平世界,舞刀弄枪的结果很可能是锒铛入狱,读书明理才是正道,对知识的尊重有种近乎于神话一般的迷信时代呢?
治学肯定是披着一层鲜亮的外衣,再坏,也是好的。也就是说,教育教不坏好人,也不能将坏人变成好人。尤其是在知识传播非常匮乏的时代,知识的作用被一再神话,成为高阶级人群独有的产物。可以说,边子白怎么做都不会犯错,更不会出现在政治劫难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但其他人很明显都没有看出这些来。就算是看出来了,更多的人的想法不是躲避政治漩涡,而是参与。这就是大家族出来的不同。不管是南卓、公叔朋、子南丑等人,他们不怕政变,更不怕流血,在家族需要的时候,甚至杀身成仁都会坦然视之。因为这是他们享受家族庇护和丰厚供养的责任,逃不掉,也根本就没想过要逃避。
但对边子白来说,这不重要,他只要给这些人安排事做,让他们根本就没有精力生出其他的念头,就可以了。
大扫除之后,空气中弥漫着水蒸发时带上来的些许土腥味,官舍木质结构的陈腐,还有越见爽朗的空气。
“今日,安排内史府工作。”
边子白看了一眼地下的一群人,嚣张的气焰是不那么容易打压下去的,一个个脸上都表现出‘让爷们不高兴,就让你好看的欠揍模样’,似乎他们还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父辈将他们送入内史府之后,他们的脑袋上就多了一层紧箍咒,而咒语在边子白手中。
当然,改变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一种令行禁止的程度。
规矩从各自担任的角色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