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燎地拉起三姐的手,撒开有些发麻的腿,一股脑扎进了路上。
“这样下去还得了?从明天开始你就回万花林吧……”
一听,小荷花瞬间急红了眼,委屈得要死,“为什么嘛!我不!我不!”
她黏在原地,两手拉得老长,一心想要挣脱五哥的束缚,脸上写满了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倔强。
李相逢不得已停下,又听她不服气地说。“我若回去了,谁在城里头帮你?”
他想了想,公布了死亡性的答案:“换小豆芽吧!”
“他屁点大,能帮你什么?”小荷花撅起了嘴。
李相逢心想,她还不是一样屁点大?
又想了想,说:“实在不行,我就一个人留在城里。”
“啊……不要……不要嘛……”5200
“走啦走啦!”
……
月光如流水般宁静,淌了一路,最后涌向了夜的尽头。
间关莺语的一开口、一拨弦,她便震惊四座,教那些无论是来自书香门第还是无名市井,勤学苦练了足足有三个月也好三年有余也罢的先行者们,纷纷自惭形秽,自叹弗如。
于是,白饵在这里有了自己的第一个艺名,白惊枝,是为——音律一出,白鸟惊枝。
间关莺语坐落在瑞安坊,瑞安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史书上记载,此地乃是福熙太后的故居,据说当年南靖第一大孝子帝王——晟胤皇帝,每年开春都会陪同福熙太后来此游上几天,说是睹物思情,不忘本源。
因此,瑞安坊的古迹保存得格外好,水榭亭台,青砖白瓦,小桥流水,大小店铺,祭祀祠堂,都是几百年前的旧模样,唯独这间关莺语每年都在翻新。
那原本是一个建在坊间的老戏台,是邻里乡间晚间茶话的必去之处,偶然途径此处的客人也会停下来在此喝喝茶、歇歇脚,戏台上演绎着人间百态,戏台下印刻着坊间日常。几经风雨几根顶梁的大柱子日久发霉,几代官员都不敢去修缮,怕修坏了要掉脑袋,直到快要坍塌的地步,当代的一个年轻官员才大胆去修。后来,当地看戏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热衷于歌舞笙箫,戏台便成了歌台。
起初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十几年前一位姓梅的大商人出海归来,偶然在此停驻休憩,看中了这块宝地,便花重金买下了这块地方,后来才有了这座名震梅海的间关莺语。
几个小厮带白饵走访完这座歌台已是午时,间关莺语一天的第一场演出也拉下了帷幕,此时台下的客人已陆陆续续地散尽,一群打杂的短工开始在这座戏台忙前忙后,而那些歌女乐师们在一番休憩整顿后,将在一个时辰后,开启第二第三场演出。
此时,跟在梅老板身边的一个小厮跑来送消息,“白姑娘,梅老板说,临近傍晚时分的第三场演出由您登台,这是演出的曲目,请您过目。”
说着,小厮将曲目表递到她的手中,并嘱咐:“这曲目您可得收好,若是得空了,便提前到那台子上试练一遍。”
接过曲目,白饵笑着点了点头,那小厮客客气气地作了辞。
还没来得及打开曲目看,下一瞬,便有几个歌女和乐师齐齐团聚过来,一个个向她投来了崇拜的目光。
“白姑娘你也太厉害了吧!上午才刚来,下午就能登台了!你也太厉害了吧!”
一个青衣歌女攥着她的手一脸的艳羡,引得其他几个青衣歌女也在一旁一声声地点头附和。
白饵听着,倒是一头雾水,只能尬笑着。
另一个青衣歌女抢着解释:“白姑娘你是不知道,我们几个来这近三个月了,至今还没登过台呢!这里的规矩是,来这里的歌女在期满三个月后,若是被梅老板看中了,觉着可以上台了,才有机会上台的。”
“能让梅老板改规矩的,那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