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依附东藩存在,自然不可能得罪东藩,跟另一个强权结盟针对东藩,至少短期内看不到。所以这就是大石留着可敦城的意义!这是他唯一可靠的,东归退路。
不管他想什么。作为汉唐之后,代表东方文明在西方战斗的大石政权,李慢侯都是必须要支持。虽然他这边也很困难,可跟大石相比,他的困难无非是好跟更好之间的烦恼,而大石困难是在生存与灭亡之间的挣扎。
萧灭女真撤离,李慢侯填补辽河上游并不难,哪怕万不得已,他征发乡兵去服役,也足以控制这里,影响的无非是燕云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可大石如果得不到足够的人力,他就只能止步于呼罗珊,无法染指波斯和巴格达两大回教文明中心。
大石彻底改变这里的回教文化氛围不可能,但他能在这里保持东方文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东西方文化交融,这具有人类历史意义。
所以他不但一次一次的将愿意投靠大石的人力送到大石那里去,而且答应大石,想办法从女真人手里将流落辽东的一二十万契丹人给赎出来。辽东的契丹人很多,不仅有兀术强制迁徙过去的契丹部落,还有几百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契丹外帐部落。其中不乏对女真人忠诚的,但大多数排斥女真人的统治,毕竟女真是异族,而且很野蛮,存在明显的民族欺压行为。
大石愿意掏钱。大石在西域的征服战争,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越打越有钱。想最近刚征服的花拉子模,每年给三万第纳尔金币,相当于五六十万贯铜钱,而花拉子模这样的属国,大石有不少,高昌回鹘、蒲花萝(布哈拉)、于阗、疏勒,这都是向他进贡的绿洲城市国家,虽然不一定都能贡献三万金币,可总量加起来很可观。
大石还有直属领地,以巴拉沙衮城为中心的伊尔河流域,是他的直属领地,这里的城市也在金币,而且还有制陶业、玻璃制造业、矿冶业、制铁业、铜器制造业和石料加工业为主的手工业。大石还收实物税,依附的部落牛羊牲口和皮毛,所以大石的财政相当宽裕。只要能不断胜利,就会越来越宽裕。依然带有浓烈的游牧民族扩张风格,除非他打了败仗,否则就会一直滚动下去。
大石愿意花钱,李慢侯自然不拒绝帮忙,他也不是自己去做。而是委托给一些精明的奴隶贩子,让他们出面。大石每年给十万金币,李慢侯熔铸后,铸造小平金钱。然后用等价的铜钱支付给奴隶贩子,这些奴隶贩子有渠道买到契丹奴隶。或者从补奴队手里,或者拉来契丹逃人,或者直接跟女真人买卖。
涓滴溪流,虽然无法成规模将契丹人带给大石,但每年也有几千上万不等的契丹人通过这种渠道前往西域。老弱大石也不拒绝,因为大石在西域执行的是种族隔离政策,少数契丹人在回教西域民族的海洋中,他有强烈的被同化的危机,所以严禁契丹人和其他民族通婚,尤其是跟当地民族。契丹人可以和草原人通婚,可以跟燕云汉人通婚,但跟当地突厥部落通婚,跟哈喇汗人通婚,是违法的。
因此妇孺对大石也有巨大意义,而对于契丹妇孺,女真人不在乎。草原上的部落也不在乎,以前契丹人投靠他们的时候,很多是以家庭、氏族规模进入,有些契丹男丁战死,草原部落很容易就能将他们的妇孺卖给奴隶贩子。
只是以前,李慢侯以为大石很困难,尤其是对上塞尔柱帝国之后,是一种应急策略。可现在调走耶律破金和萧灭女真之后,大石依然愿意每年价值一百万贯的财物让李慢侯帮他赎回契丹人,就让李慢侯有些摸不着大石的想法。
虽然大石汉化很深,是辽国的翰林(林牙),人称林牙大石或大石林牙。但他毕竟带有游牧民族的思维模式,也许有什么特别的考量。
忙不是白帮的,这几年大石对李慢侯的请求,都极力满足。西域的手工业有不少可取之处,不能说比中国先进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