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希望建立一个可以保护本国市场强势政府,要求给予中央政府更大的权力,让他可以处理全国性危机,各种党派在议会中无法达成一致,一系列紧急法案无法通过。他们跟波罗的海联盟时期一样分裂。
好容易稳定了十年的波罗的海金盾再次崩盘,两大银行宣布无力维持金盾跟黄金的本位制度,停止对付黄金。
英国强烈抗议法国出兵莱茵兰的行动,威胁要对法国实施制裁,同时呼吁国际社会给法国施加压力。
英法两国自然也遭到了经济危机打击,但两国在经济危急之前,经济增长也不快,虽然也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可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反而让他们的根基更瓷实。两国的主要投资,都在殖民地,殖民地上的铁路、港口都是比较优质的资产,开发潜力还很大,远没有到过剩的时候,因此危机爆发后,两国遭受的打击较小,失业率等指标都比其他国家要好。
可是两国内部已经形成了各种工人组织,开始对贵族集团,资本家族把持权力不满。英国权贵在战争期遭受重创,反而愿意妥协,出台了大量法案,平民下议院的权力被扩大。投票权开始普及,不在有财产限制,任何成年男丁都开始拥有平等权力,女人依然没有。法国强势王权下形成的工人组织,对权力诉求反而较小,但却渴望经济平权,也就是均分财富之类的。
英国虽然也有工人起义,钢铁工人、煤炭工人经常罢工,航运动辄停摆,但总体局面稳定。法国工人则更加暴力,他们要求政府接管工厂、矿山、银行等所有私营部门,提出一周六天工作制和每天十小时工作时间要求。法国国会和皇帝不敢这么做,工人组织就不断发动罢工,冲击国会大楼,占领警察局、邮政局等行政机构。
两国殖民地也出现了大量独立运动,法国军队在北非频繁镇压当地部族起义;英国人则精明许多,他们在殖民地是以夷制夷,拉拢一部分部族攻打另一部分部族。
两国其实都没有能力彻底解决问题,尤其是法国。工人提出的诉求太美好,但不现实,法国政府不具备执行这种政策的执行力。皇帝和贵族控制的国会,也不敢没收私人资产。所以法国人才进军莱茵兰,试图用民族矛盾来转移内部视线。
但可惜伟大的法国工人没有上当,对经济权利的渴望早就压倒了民族矛盾。经过长期对立之后,忍无可忍的巴黎工人和市民,发动了起义,攻占了国会大楼,部分军队也参加了起义。法国皇帝再次出逃,逃到北非的迦太基,得到北非军人支持,打算组织平叛。
巴黎起义之后,浪漫的巴黎工人组织建立了一个天真的政权,他们宣布没收所有富人财富,平均工资水平。还对广大遭受压迫的国家和民族充满同情,他们宣布放弃法国海外殖民地,给予殖民地人民自由。还宣布放弃对波罗的海共和国的战争赔款要求。
巴黎起义还波及到了其他城市,里昂、马赛等主要工业城市都发生了起义,建立了工人政权。
一时之间,法国几乎成了一个工人国家。
法国工人起义,很快波及到了许多国家。
临近的神圣罗马帝国、波罗的海共和国都遭受了冲击。但神圣罗马帝国破碎后形成的一系列小国,很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工人运动,奥地利、波西米亚的工人起义很容易被镇压。匈牙利压根就没有发展起来。最危险的还是波罗的海共和国,一座座城市被贫苦工人控制,以前坚决拒绝建立强势中央政权的城市议会,决定给予总统更大的权力。总统则调集军队四处镇压工人起义,结果引发了一直以来都比较严重的种族矛盾。
波德地区的种族矛盾,依然是因为广大的波兰人和德意志人被少量白女真权贵压迫。新兴的工业集团、金融集团,全都是白女真时代的权贵。旧日耳曼和波兰中产阶级在战争之后就破产了,此时的波德地区,比以往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