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翊镠在万历十年时便已大婚,但他并没有按照明朝亲王出府成婚即议出藩的惯例立刻就藩。
历史上他要到万历十七年才就藩河南卫辉府,万历十五年的潞王朱翊镠才十九岁,还在京城和皇宫内外活蹦乱跳。
朱翊钧走进慈宁宫时,朱翊镠正拿着一副西洋叆叇镜要献给李太后,
“听说老娘娘的眼睛近年是越发得花了,连佛经读得时候久一些都支撑不住,臣在宫外,见新兴地拿犀牛角和水晶制成的叆叇镜倒是有意思,比玻璃和象皮做成得好,老娘娘不妨一试。”
李太后笑得欣慰,
“我眼神还好,就是年纪大了比不得从前,轻易不能费精神,难为你还想着我。”
朱翊钧就是在这时进入了屋内,朱翊镠手上还拿着叆叇镜,一见他来了,忙不迭地就要起身作揖,
“皇兄。”
朱翊钧先向李太后行了礼,尔后才朝朱翊镠应道,
“四弟来了?怎么不先遣人告诉我一声?”
李太后替朱翊镠回道,
“郑氏产子,我想着你惦记她,就没遣人去知会你。”
朱翊钧笑了笑,慢慢地坐了下来,
“那怎么先遣人同皇后说了?”
朱翊镠笑道,
“为了避嫌嘛,臣要是冲撞了后宫女眷,那些言官不又得弹劾臣‘窥视宫闱,目无王法’了?”
朱翊钧先赐座让朱翊镠在李太后身边原来的位置坐下,又笑道,
“是吗?朕怎么没见着这些弹劾的奏疏?”
朱翊镠将叆叇镜放回了镜盒里,
“因为皇上有心纵容着臣啊。”
朱翊镠笑嘻嘻地道,
“否则司礼监不早把那些弹劾臣的奏疏递给皇上了?”
朱翊钧心想,没想到这个朱翊镠还挺有自知之明,
“朕可没纵着你啊,是老娘娘纵着你。”
朱翊钧也半是玩笑地道,
“言官御史的话朕也不是全然不听,万历十一年你大婚分府的时候,礼部本来要奏请百官赴潞王府上行四拜礼,朕后来不是给免了吗?”
朱翊镠依旧笑呵呵的,像是根本不怕他这个皇帝哥哥,
“那是因为那会儿皇上您总是出宫拜谒十三陵或视察寿宫,一出去巡视就让臣来监国,那言官能不弹劾臣吗?这言官一弹劾,您能不给点儿反应吗?”
“这两年皇上又不出宫了,臣没了监国的机会,反倒是轻松了。”
朱翊钧终于发现了一个在皇宫里比自己还自在的人,不禁就对潞王稍稍转变了些看法。
历史上的潞王朱翊镠可是仗着万历皇帝和李太后飞扬跋扈、无法无天,在藩地疯狂敛财、荒淫无度,甚至连藩邸和陵墓都是“诸藩之首”。
朱翊钧原本以为潞王是个毫无头脑的庸王,不想今日稍一接触,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朱翊钧能看得出来,朱翊镠的轻松绝不是假装的。
尤其是那一种自小养尊处优的轻盈感,那一种视富贵为常物的举重若轻,都不是一个人想假装就能假装得出来的。
据说万历八年时,万历皇帝有一次在后宫醉酒闹事,失态之下拔剑割了两个太监的头发,李太后得知后,不但将万历皇帝训斥了一番,还宣称要废掉这个失德的皇帝,让他的弟弟朱翊镠继位。
虽然此事最终并未成真,但朱翊钧将心比心,觉得一个人处在潞王的位置上,能做到像朱翊镠这般真正从容的人还真不多。
“这两年朕也不是不想出宫。”
朱翊钧淡笑道,
“实在是前朝的事太多,抽不出身,这好不容易闲下来了,又要给四弟你忙着筹措建造藩府的银子。”
这话倒不虚伪。
万历十二年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