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殿试结束(2 / 2)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2475 字 2020-10-19

卷上便能体现出来。

“以人为本”,这是褚遂良文章的主题,这与姜万钧的“重民思想”高度契合。

而于志宁的文章,着重点在“以孝治天下”,这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内核之一。

两人都选择将奏疏写给了杨广,但姜万钧只能说,中规中矩,并没有给他眼前一亮的感觉。

姜万钧看过之后递给了魏征,尽管他负责排名次,但还是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的。

接着姜万钧又看了看刘洎等人试卷,同样没什么新意,直到看到房玄龄的文章,姜万钧这才来了兴趣。

房玄龄这份奏疏开始以,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作为切入点。

表面上看,房玄龄这道奏疏是写给了刘禅的,但结合现在的天下格局,这道奏疏对大宁和李唐都有一定值得借鉴的地方。

而且这奏疏中,并不全是批评,其中很大篇幅都是称赞。

抛开这些值得称赞的地方,剩下的自然就是不太妥帖的地方。

文章中姜万钧隐隐嗅到了一点点“以法治国”的味道。

房玄龄在文章中说,自古帝王们往往都困在宫内,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声音传遍天下,必须推行切实可行之法,这样才能彰显“君权”的作用。如果意志不统一,法度混乱,大家便会忽视皇帝的存在,统治也就不稳固了。

同时房玄龄又提到皇帝必须要以身作则,光有法是不行的,法度不能是一纸空文。一切规则、法律必须有效运作,否则上行下效,法就等于不存在了……

据说那李元吉当街将百姓当成活靶子射杀玩,李渊知道后最多只是训斥两句,甚至还会责备李元吉身边的近臣不作为。

不知道房玄龄是不是有感而发,皇帝,皇子都这般行事,让天下如何去遵纪守法呢?

看了两遍,姜万钧这才将房玄龄的文章递给魏征。

再拿起杜如晦的试卷,姜万钧再次心中一震。

房玄龄选择将奏疏写给刘禅已经出乎了姜万钧意料,没想到杜如晦的奏疏是写给魏王的,不是曹魏,是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改革变法强大起来的国家。

杜如晦主要强调的是人才的重要性。

魏国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吴起,商鞅,孙膑,张仪等等。

田子方就曾评价魏武侯“富贵者骄人”。

为了这事,魏武侯还质问田子方是贫贱者骄人还是富贵者骄人。

田子方说“只能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自高自大呢!国君如果对人自高自大,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自高自大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用国君的规格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用大夫的规格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言语不中听,行为不融洽,就穿上鞋子离去罢了,到哪里去不能成为贫贱的人呢!”

这是反讽,但却正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