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家族企业(2 / 2)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2470 字 2020-12-19

,那就是分家。

将一个大家族拆分开来,只要经营范围和规模不超过一定的标准,都可以免于被打入“商籍”。

这是考虑到,有些家庭经营一些小买卖贴补家用,这是人之常情,不能一杆子打死。

当然,这中间肯定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姜万钧只能慢慢来。

士、农、工、商,被人们叫了这么多年。

现在的情况是“士无书”,“农无田”,“工无艺”,“商无货”。

“士无书”,手中有书,心中无书,仁义道德只存在于口头上,于国于民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快成一颗“毒瘤”了。

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士族是好的,但在大势的裹挟下,他们很难立身,身都不立,如何“立言,立行,立德?”

“农无田”,百姓以种田为生,从事的也是农业生产工作,可是农田不是他们的。就像《卖炭翁》中提到的那样,卖炭的烧不起炭。

种田的吃不起粮,这样的农还是农吗?

“工无艺”,作为工匠,很多人只有粗浅的手艺,技艺多年没有进步,偶尔有进步也不被人重视,最后沦为了不伦不类的社会边缘人。

这样的“百工”,如何能支撑得起大宁的发展需要?

“商无货”,作为商人,买卖的东西扎堆在几种暴利的行当里,盐,铁,粮,布,糖……垄断,囤积,发灾难财等等恶劣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商业系统,结构上就有问题,发展的到最后全是畸形。

有钱了就买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产,官商勾结……

别的上位者是怎么想的姜万钧不知道,反正他是心里不踏实。

有钱,有地,有权,再豢养家奴和私兵,好嘛,这不是活脱脱一个造反的苗子吗?

想要改变“士农工商”这个体系,姜万钧首先就要拿“士”开刀。他们有学问,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如果不改变,那么让他们去帮着自己治理这个国家就是一个笑话。

这就好比让老鼠守卫粮仓,姜万钧一个不留神,他们就把粮仓搬空了。

剔除掉那些不合格的,留下合格的,大力培养有用的……

一边鼓励和扶持寒门,一边改造士族。

现在大宁一共只有不到两千万的人口,姜万钧盯得住,哪怕中间出现一些波折,他也抗得下来。

更何况,下边还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能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再等上个几年,人口会急剧增加,而且未来还可能伴随着天灾人祸,姜万钧未必有那么多精力和耐心来改造士族的格局。迫不得已,他唯有诉诸武力了。

魏征等人正是因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非常愿意配合。他们清楚,如果他们办不好,等到皇帝亲自下场,那就是刀架在脖子上,逼那些世家进行改变了,那些江南的世家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