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班师振旅歌凯旋(1 / 7)

大明皇弟 老山活着 9611 字 2020-07-30

弘治十七年十月九日,延绥边墙。

在绵延的烽火间,巡抚陈寿忧愁地看到,面前的蒙古人比几十年前更强大;经过达延汗数年的经营,蒙古人的纪律性和机动能力都大为提高。面前的达延汗正值三十三岁,春风得意马蹄疾。而自己,已经是六十五岁年近古稀了。

陈寿,字本仁,祖籍江西新淦(今江西新干县),明朝正统五年(1440年)出生于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陈寿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当然,不是高级军官家庭。他的祖祖辈辈,都是世代戍守边疆的卫所士兵。

这士兵是世袭的,老子当完了儿子继续当,世世代代出生入死,这是命。然而到了陈寿这一代,家里却不想再继续这个命了。从陈寿开始记事起,父亲就给他下了死命令打仗有你哥去,你,要考科举,中功名,光宗耀祖。

陈寿很争气。1432年考取了进士。这时候正是明朝成化八年,这个在卫所长大的孩子带着一辈子不贪做清官的梦想,陈寿走进了官场,获得了户科给事中的职务,正七品,主要工作就是监督户部的工作情况,并弹劾不法官员,级别不高,却是陈寿一直想做的。

可他的仕途很不顺利,因为他的刚直不阿,成化末年得罪了皇帝的宠妃万贵妃,被直接下了诏狱,差点还丢了性命。多亏朱祐樘的贴身太监怀恩相救,才幸免于难。不过万贵妃还是没有放过他,把他贬到了南京当光禄寺少卿,四十来岁就成为了一个闲官,似乎再也没有了政治前途。

陈寿倒不在乎官,接到命令后立刻卷包袱上路了,到了南京也不抱怨,该认真工作还是认真工作,不但每天坚持读书,一有事还给朝廷写奏章,从不偷懒耍滑。他坚信,国家会有用到他的一天。

这一坚信,就是十三年,风霜雨雪,两鬓斑白。弘冶十三年,年近六十的陈寿,终于等来了朝廷的召唤。

他被任命为延绥巡抚,正二品。首先推荐他的人是王恕,这次起用最根本的原因也和王越有关,因为王越他过世了。当朱祐樘问换谁去合适时,王恕立刻推荐了一名文官去边关领兵。

王越的贺兰山一战,重创了鞑靼达延汗,可是好景不长,王越一过世,蒙古人又重新开始骚扰,虽然规模没有从前大,可小打小闹的也让人疲于应付,而临近前线的延绥更是重灾区。

弘治十三年(1500年),陈寿正式就任延绥巡抚,和当年王越来到大同一样,他也看到了一堆烂摊子,和以前的问题都差不多,这也是大明军队的老毛病。

整治一下,就会好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或者换一个官员,又再度变成老样子,这都成了一个无解的轮回。

不过这次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这里的军队战斗力其实不弱,王越当年在这里练兵留下的精锐都还在,问题就出在两件事上一是官员贪墨,二是预警问题。

第一条好办,谁贪逮谁。当年万贵妃我都不怕,还怕你们这些小辈?陈寿雷厉风行,当即查清了军队里三十七个军官的贪污问题,依法处置,自己能处置的就处置,不能处置的上报。一番整顿下来,部队里的蛀虫一扫而空。

以前陈寿就是在户部干的,想在账面上给他捉迷藏,没门儿。可贪官捉不了迷藏,蒙古人却一直都在捉迷藏。

蒙古人的进攻向来是声东击西,明明这边发现了敌人,却从那边出现了,你刚扑过去,他又从你背后杀来了,真是防不胜防啊。

怎么办?换成王越,肯定是仔细侦察,摸清敌人的大本营,然后直接带兵抄老窝,可陈寿干不了这个活。干不了,他就用自己的办法。以不变应万变——固守。

于是陈寿下令,主力部队从即日前开始换防,以延绥边墙为核心,分成十个部分,在城外分头驻扎,每个部分之间相距不能超过十里。这下可炸锅了,这不是折腾人吗?原先都是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