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则里面写了的,俺不要。”
王守仁笑道“你们真不要?这是本官赏赐给你们的,是感谢你们指路的酬劳。”
几个小孩盯着银子看了一会儿,有些犹豫,相互看了看,最后坚定的一起摇头。王守仁笑笑,收了银子走了,走很远回头看去,几个童子军在那边看着自己,一副恋恋不舍的模样。
“嘿嘿,有些后悔了吧?”,王守仁暗自有些发笑,毕竟还是一般小孩子。不过登莱一个十二岁小孩,能画粗糙的地图能写字,还愿意拿大刀长矛,几年之后若是从军,肯定比整日里在地里刨食的农户强出百倍。
卫王这么做好像有些全民皆兵的意思。也不知是何目的?难道卫王有异心,想想也应该不可能。王守仁不敢胡思乱想下去,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实在有些荒唐。
马车拐上了一条大道,过了检查站,走不过多远果然建了一条三岔路,是右侧的路牌指向卫王城,车夫驾驶着马车拐上正确的道路,沿着右边的路飞奔而去。
……
弘治二十年五月初三,江西南昌。
南昌城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
南昌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
宁王府坐落于东门大街上,那规模势派竟是超过了南昌府衙。老远看去,那一片片飞檐翘拔的曲面大屋顶,盖着华贵的琉璃瓦,日头底下反射出耀眼光芒。
这两年来,宁王朱宸濠花巨资重新修葺装饰,体制愈是恢弘。正门两根粗大的平柱之间,宽大的门梁上悬了一块六尺长的伽楠香大匾,书有斗大的“宁王府”三个石青底子的金字。
门前踏道两侧,各蹲了一只神采飞扬的汉白玉大石狮。府前广场甚为宽阔,踏道两侧藻井廊檐之下,挨着角柱石,是两排錾工考究的米青石系马桩。
弘治十二年(1499年),朱宸濠袭爵,那时他才刚刚二十岁。双十年华,充满朝气,与许多青年一样怀揣着梦想,或游学殿堂或萍踪江湖,希冀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对普通人来说这些可以实现,对身份特殊的朱宸濠来说在这一点上他不如普通人。他不能私自离开封地,不能与叔叔大爷兄弟姐妹们纵酒高歌,就连去趟繁华的京师朝见,亦要尽快打道回府,不允许逗留。
朱宸濠深感压抑,他要是个花天酒地的大少爷也便罢了,偏偏他博学多才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按此路线发展下去,他很可能有所作为,填补大明皇室无艺术家的空白,能与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及皇室赵孟等艺术家相媲美。
历史偏偏有很多无奈,身为文艺青年的朱宸濠有着文艺青年的通病——眼高手低,按照自己的理想境界去看待世界,生活高于现实。对现实中的阴暗与残忍,阻力与暗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于是乎造成了诸多悲剧,朱宸濠只是诸多悲剧中的一幕。
按照既定路线,朱宸濠一辈子不愁吃穿,完全可以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可是命运注定要让他风生水起。打破朱宸濠平静生活的人叫李自然,是个术士,也可以叫神棍,他是影响朱宸濠的人其中之一。八年前,神棍李自然云游到南昌,到王府讨口饭吃,见到朱宸濠便说“王爷有天子骨相。”
这其实是一句玩笑话,但话要看从谁的嘴里说出来,普通人说说没人会在意,从神棍嘴里说出来那叫做谶语。好比算卦的开场白,说你长得有福。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是虚荣的动物,谁都愿意听吉利话。
本来一句无心的开场白,听众则听出了另一番意思。李自然走南闯北,在江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