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化功余力染夭红(6 / 7)

大明皇弟 老山活着 9226 字 2020-09-06

痛快直言!”

苏曰“天下没有不贪财的官。官,不怕他贪,怕的是不忠。以反贪为名,除掉不忠的官,既可剪除异己,又可赢得百姓拥戴。这是其一。其二,官吏只要贪墨,必留下把柄,一旦背叛了你,也便有了灭他的借口。贪官害怕灭顶之灾,自然会听话效忠的。所以,贪官实为治国之宝,不可或缺。换言之,只有贪官在,你方可不断整肃,以使朝廷上下皆为清一色拥护你的人。”

宇听到这里点头称道“甚是,甚是!”

苏笑曰“大人沉住气,听我往下说。其三,贪官日益增多,民怨骤起,你便可祭起反贪大旗,抓谁判谁任你定夺,配之以鼓噪,证明你心系黎民。久之,民众自然相信贪渎成风,绝非你的原因,而是下面的官吏未执行好圣旨所致。其四,对罪大恶极者,取其级,昭告天下,罚没赃款,令百姓敲锣打鼓以示庆贺,如是,既营造了盛世景观,又将贪官的财宝收回到你的腰包,何乐而不为?”

宇文泰听到这里,禁不住大呼“妙!妙!”。

从此,用贪官以培植死党,灭贪官以消除异己,杀贪官以收买人心,没贪财以实府藏,便成了统治者世代相传、恪守不二的秘笈。

当正德皇帝把这个故事说出来时,看向朱厚炜时,却发现朱厚炜根本不以为然,他反驳道??

苏绰的理论或许是历史经验的总结。秦朝大将王翦领兵万伐楚,临行前反复向秦始皇要田要房,要留给子孙。即使到了潼关,还派人五次向皇帝请求良田美舍。别人此前肯定认为王翦一定是个守财奴,其实还是王翦点破玄机“秦王性猜忌,今天我带着这么多大军,国家都空了,不如此,怎么解除他的疑心?”到了高祖年代,萧和也是听从高见,以贪财获利自毁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苏绰很有思想,他的理论也确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事实做为支撑。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反贪官,但也都在用贪官,太祖朱无璋最恨贪官,反贪官也最坚决,最彻底,最无情官吏赃满银六十两者,杀无赦,即使自己的姑父也毫不留情。甚至把贪官“剥皮实草”,置于新官的公座之旁,但事实是他也仍然没能阻止贪官一无反顾的贪腐步伐。太祖朱无璋临终前,曾无奈地感叹“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朱厚炜却评价道“大哥,不怕你见怪。太祖作为专制体制下的帝王,他应该自己去找寻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对野心家的恐惧心理,助长了一种对中国伤害最大的依法罪行。依法犯罪在中国数千年不能绝迹,原因之一就是帝王有意培养它,当愤怒的人群纷纷控告某一有权人物依法暴虐时,帝王往往暗自高兴,认为手握大权的人一旦把注意力用在贪污上,他就再不会有坐金銮殿的那种野心了。嘿嘿,大哥,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这恐怕是你以前学过的帝王心术吧!”

朱厚炜这段话,说得正德皇帝面红耳赤,又羞又怒,几欲拂袖而去。但朱厚炜却一把抓住他”当年太祖皇帝反贪的力度不可谓不大,杀的高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然而当年的反腐败形势如何?您看看,太祖在世时,贪官们不一样是前赴后继,让任何人都不会乐观!宣宗以后更是达到了高潮。”

苏绰理论的是“具官”——配备官员,从皇帝开始一层一层任命官吏,为了防止官吏们生私,再设置官吏制约官吏,从此官吏叠床架屋,是以官治国的再实践和再总结。历史就这样一次一次进入一个轮回。听完他的话,正德皇帝反问”看你说的头头是道,那你就说说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律呢?“

朱厚炜呆了呆,不自信的说道”大哥,你可真把我问住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或许某一天老百姓的见识提高了,让百姓监督政府是一个办法……”

正德皇帝也愣了一下,想了想,很干脆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