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2 / 5)

部分像鱼怀瑾这样通读儒经的,或是对道家典籍有涉猎的学子,能察觉到不对劲。

不过也可能……不少考生压根就没赵戎想的这些疑惑烦扰,直接把它当作没读过的儒家经义里的圣人言,反正圣人的话这么多,只要不是骂娘,能说出什么都不意外,然后直接‘活学活答’了。

然而在试策中,理解错题目的出处,必然会忽视了出题人的考察意图,偏离答题的正确方向。

短短十息内,就审完了题目。

伏案的赵戎战术后仰了下,活动下筋骨。

什么叫学霸破题。

赵戎嘴角勾起一道自信的弧度,同时抬头观望了下四周,想看看其他人对这道题的反应,然而却发现……他似乎写的太快了,大部分学子们好像都还在写第一面的帖经斟词酌句中。

这……本公子有点寂寞呀。

然而接下来,赵戎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转笔好像不小心影响到了旁边的几个学子。

后者投来或幽怨或不满的眼神。

赵戎默默停下了指间转动的笔,略微歉意的笑了下,继续低头,安静答题了。

理解了题目的出处与含义后,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破题。

并不是说题目是‘众人皆有余我独遗’,你就直接以它做标题,全片复读它的含义。

这种直接无脑用的行为,是下下之举,改卷的先生们给分都是看心情。

所以现在赵戎要做的,就是思索出卷人给出的这个命题,结合自身思考,另起两三句精炼浓缩的短句,作为文章的起首两句,也是作为接下来全文的中心提纲。

这一点,也被称之为经义试策中的破题。

不同水平的儒生,破题的深度与角度不同。

根据赵戎以往观察的经验,最主要的,还是要命中题目背后的出题人心中的喜好与倾向。

所以,经义的试策题,就和赵戎前世的某些命题作文一样,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拍’出卷先生的马屁。

但是光拍对马匹,至多只是中上之策。

而真正的上上之策,是在方向正确之余,再多一些让出题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观点,然后辅佐精彩的文笔,最后在来一手整齐漂亮的字迹,那就能做出一篇当之无愧的按习惯会被全学馆传阅的满分试策文。

理清了这些,赵戎开始破题。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表面理解上,好像是说‘我’不如众人,‘我’像個愚人,是一句自叹。

但你可千万别傻乎乎信了。

被骂了都不知道。

用脚拇指想想都知道,道家圣人是在谦虚啊。

简单点,你只要把他的话反着听就行了。

其实他想说的是,真正的愚人是你们,是你们不如他。

这就像‘众人独醉他独醒’一样。

你想啊,一个圣人拿去和一群世人相比较,当然会显得他格格不入,显得他像个愚人笨人。

他后面说什么‘我愚人之心也哉’,你也别信,而且注意,他说的是‘愚人之心’,不是‘愚人之行’,圣人没有做愚蠢的事,而是有一颗与众人相比显得愚蠢的心。

妥妥暗夸自己,曲高和寡,在浑浊世间显得愚蠢了。

若是理解了这一点,算是明白了一半。

剩下来要细究的关键,就是什么叫‘有余’,什么叫‘若遗’。

圣人他的‘若遗’肯定是好的,众人的‘有余’肯定是被他老人家否定的。

众人与圣人之间相差的到底是何物,以至于让前者显得‘有余’,后者显得‘若遗’。

这二者到底又是指什么,这短短九个字里并没有明确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