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有道理。”
“你大哥?”
赵海闻言便扭头望了望赵微,道“嗯,我大哥,赵微,赵咫尺。”
李纲此时都有些难以置信,赵微?那个天天在最后的桌案上神游物外的赵微?坊间传言,赵太傅家大公子,小小年纪才华出众,诗才更是不凡。可闻名却是不如见面呐!毕竟啊,只是市井消息……
李纲并不是迂腐顽固之人,身为宰辅多年,占着这左相之位近二十余年,赵祯之所以喜欢用他,便是因为他做事圆滑善于变通,能够让赵祯在处理政务之时非常省心。
此时赵海把功劳都推到自家大哥身上,李纲不免会想是不是赵海刻意的在帮他说话。
齐王殿下第二日便继续来崇文殿听讲了,这次再来便老实多了,显然知道自己的皇帝老爹站在李纲那一边,以前无往而不利的招数对这老头不管用。
这十五个陪读的学子,毕竟只是陪读,若是没影响到齐王的课业,李纲不欲多管,那便也随他们去。只是有的时候,李纲实在也忍受不了,这不,居然呼噜声都打出来了。
李纲在诸多孩童的偷笑声中,悄然踱步到沈维和赵微的桌案跟前,赵晴和赵海看见自家大哥居然在睡觉,自然很是着急,不停的压低着嗓子喊着。
“微哥哥!”
“大哥!”
赵微睡得正香,哪里能听得见?但是运气不错,因为呼噜声并不是从赵微身上发出的。
“沈维!”李纲手持戒尺猛地一拍他的桌面。
沈维一脸茫然懵懂的抬起了头,赵微也被这声音给叫醒了,同样懵懂的看着李纲。
只是赵微在张家坪时,有过此类经验,所以反应的快些。而沈维的大脑却因为突然的开机,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
李纲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此句话该如何句读!”
这个时候的学习方式,是先跟着先生进行句读,再进行读书,接着便是讲书。《论语》学而篇中第一则已然讲完,此时正是第二则进行句读的环节。
至于句读,其实便是给书上打好标点符号。
在这个时候,汉国的书籍,虽然因为新造纸术以及印刷术的出现,纸张和书本不再那么贵重,但是最原始的儒家经典依旧是手抄。
而印刷的,则多是某某人对经典书籍的注释版。为了自己能够因为著书立说而流芳百世,因此在注释版中,便会有此人对此书的句读,以及句读后对分段的个人见解。
毕竟在先贤时期,文字流传于世靠的多是竹片或者甲骨,加之书写不易,因此著书立说多是力求节俭,字数越少越好,连字都舍不得往上写,更别提那些标点符号了。
因此先贤的儒家经典,都是纯文字,一个字连着一个字,若是不懂如何句读,那是根本就看不懂的。
可见文化传承有多么不易,若是懂此书的人不幸过世,那么其他人再去读时,又无法体会圣人著书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那完全就有可能因为句读问题,读出了和著者完全相反的意思。
此时的沈维,因为一直在和周公下棋,书本上除了那些墨字,哪里有任何句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