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广播里得知美国向德国宣战的消息时美国民众是一脸懵逼。
好好的怎么就宣战了?!
无数人奔走打听这消息的确切性,可却没人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只是民众,连大多数国会议员们也是懵了,不过好在他们的人脉广,多方打听之后终于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议员们边咒骂罗斯福的愚蠢,边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此事。
美国是一个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如果美国总统要对某个国家发动战争,首先必须得通过国会的批准。因为在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二款就明确写道“国会具有筹划合众国国防、宣战的权力”。
正常的流程应该是,美国总统向国会提交向某国宣战的议案,国会授权通过下发资金,这时总统才可以指挥三军向某国发动战争。然而在实际战争中,总统往往先斩后奏,先战后报甚至不报。因为除了海陆空三军,美国有一支美国总统的“私人部队”,它就是海军陆战队。宪法赋予了不用经过国会批准,总统可以直接指挥海军陆战队打仗的权力。所以美国总统可以绕开国会,授权海军陆战队开展军事行动,从而造成事实上的宣战。
可现在罗斯福总统竟然直接对德国宣战,他这是要翻天?!
就在国会里的议员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德国广播里又传来德国皇储雅尼克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更是让美国民众炸开了锅。
罗斯福还想当终身总统?!为了一己私利把美国拉入战争?!
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尤其是华盛顿,数以万计的民众包围白宫,高喊着罗斯福滚下去。
此时白宫内也在召开会议,聚集的是罗斯福的“智囊团”。
罗斯福毕业于号称政治家和外交官摇篮的哈佛大学,主攻法律,但他不喜欢法律。作为领袖人物,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早在担任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专家,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的“智囊团”。其中人员包括特格韦尔、阿道夫伯利和雷蒙德莫利这样的经济专家,马歇尔这样的参谋人才,霍普金斯这样的外交活动家。
“智囊团”比国务院班子灵活,不讲究资历,甚至超越党派。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此时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阴沉着脸,他们当然跟外面的“愚民”不同,知道这是德国人的阴谋。
霍普金斯开口道。“看来德国人是早有预谋的,可他们就不怕陷入两线作战吗?”之前他们分析的结果是德国横扫欧洲后应该会把矛头对准东边的邻居。可现实就是喜欢打脸,德国并没有调转矛头,而是直击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马歇尔叹了口气。“苏芬战争苏联损失惨重,没有个两三年恐怕缓不过气来,德国人才敢挑衅我们。”
霍普金斯更加疑惑。“那德国更应该‘趁他病要他命’啊,这不养虎为患吗?”
马歇尔解释道。“德军近一年的高强度征战,肯定也是需要休整的。不说苏联,我们也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德国人自然有恃无恐。”此时的美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没有征召预备队,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即使这一切都做完了,岂是说打赢就能打赢的?
横扫整个欧洲,几乎是百战百胜的德军,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而且其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远高于世界水平。美军要是跟德军硬碰硬,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最大的问题是就算美国想硬碰硬,可上哪碰去?
美洲和欧洲之间隔着大西洋,原本可以做为攻打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