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企业,还完成了一些国防工业项目,战后在国防工业中战俘占劳动力总数的114。在斯大林格勒的重建过程中战俘也担任了重要角色。战俘先后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石油供应站、耶尔曼木材加工厂、91号工厂、“红色十月”冶金工厂、“街垒”工厂、红军和斯大林格勒船舶修理厂劳动,参与建设了斯大林格勒水电站,修筑了萨拉托夫—斯大林格勒—阿尔马维尔的公路,并参与开凿了伏尔加河至顿河之间的运河。
战俘弥补了战后苏联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帮助苏联在短时间内建设了一批工业项目,促进了苏联工业的高速发展。而代价便是一百多万德军战俘再也没能返回故土。
另一群苏联重点“照顾”的劳动力便是日军。要知道苏联和岛国早已是老冤家,早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苏军死伤16万,被俘了8万的人,可谓是损失惨重,而二战中的诺门罕战役中苏联虽然大败了日军,可也付出了3万多的伤亡。
二战末期,苏联一口气俘虏了几十万关东军。本来,按照盟国的《波茨坦宣言》相关条款,这些被俘的关东军战俘在战争结束后,除了被控有战争罪行的应当被遣返回岛国。可苏联高层却决定暂时先不释放这些战俘,而是在把他们遣返回国的借口之下,用火车把他们运到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参加苏俄的战后重建工作。
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苏联的远东地区基本上就靠西伯利亚铁路进行运送,当时的日军战俘需要靠徒步完成大量的路程,路上还不能掉队,掉队就会被枪毙。而寒冷的天气更是让不少战俘冻死在行进的路上。
为了加快行进速度,苏军哄骗这些战俘们说是要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把他们运送回岛国,以至于战俘们走到贝加尔湖的时候还以为到了海边,坐上船就能回国呢。
终于到了西伯利亚,很多的矿场都没有地方容纳这么多的俘虏,于是这些俘虏只能自己搭建房子,当时的苏联本就物资匮乏,六十万的俘虏也不是一个小数量,连自己人都吃不饱,当然也就顾不得这些俘虏了,经常的饭都只够一半的人吃。到了晚上,气温零下四十多度,几十个战俘就挤在四面透风的工棚里,每晚都有人冻死,气温太低,土地硬,这些冻死的人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
不过在经过初期的疯狂压榨之后,苏联人也慢慢发现这些劳动力的怨气似乎一天天增加,为避免他们哗变,决定让他们每天完成工作的同时对这些战俘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苏联人给这些战俘安排老师上思想课,强制他们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甚至还进行考核,一旦有些战俘在思想考核课中合格了,那就会获得更好的待遇。而那些思想还不单纯的人,就继续做苦力好了,什么时候想通了再说。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p, \咪\咪\阅读\p \iiread\ 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军战俘们的思想是得到了全方位的升华,甚至有一些战俘表现的极为出色,回国后甘愿成为了苏联方面的间谍。
尽管岛国各界都对战俘遣返做了大量的努力工作,但苏联在还没将战后重建进行完毕的情况下,大多时候都不予以回应,沉默以对。实在被催烦了,苏联人给岛国送去了几船骨灰,其中甚至有裕仁天皇的侄子三井太丸的骨灰,天皇差点气得吐血。直到1946年10月苏联才开始着手日本战俘的遣返工作,同时在遣返的过程中苏联也是尽量的采取拖延的态度,一直拖到1956年末才将最后的1025人遣返回了岛国,俘虏60余万人只有三十余万活着回到了岛国。
“苏联可没签署日内瓦条约,而我给那些苏军士兵条约待遇,要不然这些家伙就会体会到什么叫残忍。”
春节将至,有点忙,这几天可能只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