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小家子气(1 / 2)

大明鸿图 解剑玄 2121 字 5个月前

前一段时间内账房成立,崇祯便下旨让内账房统管了宫中的一切财务。内账房接手后不久,崇祯便让王承恩将宫内的大部分物品进行了整理,重新统计造册。借此机会崇祯也将明宫中的各种宝贝看了一个够。

且不论那些历代帝王收藏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只单单平日间,宫中所使用的瓷器就已经让崇祯看的心惊胆战目眩神迷了。例如,平常的一个随手使用的零食碗竟然是成化斗彩,摆在角落中装水果的那个盘子竟然是永乐甜白釉、堆在酒醋面局库房的盛酱菜的坛子竟然是永宣青花除了这些之外,崇祯甚至还在王承恩报上来的单据中看到了不少的元代青花器物以及成套的宋代五大名窑器具。

要说起来,无论今生还是后世,崇祯对于这些名贵瓷器的认知恐怕连一知半解都算不上。在后世,虽然他偶尔他也能同别人聊聊这个斗彩的妙处,那个青花的珍贵,也连羡慕带遗憾的说着那些春拍秋拍出的天价值或不值。其实,就他本身来说,他根本看不出那几亿元一只的杯子到底是哪里好。每次随众人一起惊异赞叹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有些文气。当然也不排除,有跟别人谈论一些上亿元的物品,多少也能提高一些自己档次的自欺欺人的虚伪念头。

在穿过来之后,崇祯成了大明帝国的皇帝,他终于也可以不用和那些普通人一起挤着进皇宫,也终于可以在每周一时开车进宫了—虽然现在大明还没有星期的概念,车也是人力的。他也终于可以不用通过吹牛来提高自己的档次了。可是,即便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崇祯对于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却完全没有因为穿越而变得更好。准确的说,崇祯的艺术鉴赏能力根本就没什么变化,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他照样是看不出那个元青花和明青花的区别。

所以在知道这些东西名称之前,崇祯随手用着也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当崇祯知道这些随手用的器具的名称,再和后世的记忆一比较。崇祯顿时体会到了自己后世的平民性格的强大。想着每次拿着这些在后世随便一件就上亿的瓷器吃饭喝茶,总是觉得手脚会偶然的无力,总是担心,这要是自己一不小心给磕了碰了,让后世的博物馆少了一件国宝,那自己还不成了民族罪人?

这种别扭很是延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崇祯让徐应元从库中挑了一套最最普通的成化青花当做日常用具之后,这才多少好了一点。

不过,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就他的这个小家子气的举动,却让朝中不少大臣们赞叹不已。他们认为皇帝此举是在以身作则,去奢就简,大有古圣君之风。一时间,不仅有无数官员上本点赞崇祯的德行,甚至还有几个据说是被皇帝的行为感动的官儿,跪在午门外,一边将带来的那些名贵瓷器砸烂,一边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发誓,以后绝不会在追求奢华,忘了一心为民的本意。

就在崇祯被这情况搞得有些目瞪口呆之时,这股厉行节俭不使用名贵瓷器的风潮竟在京城中愈演愈烈。很快,不仅宫中原本还使用精瓷的后妃们都换成了一般的青花,就朝中的勋贵大臣家中也将原本使用名贵好瓷收了起来,开始使用一般的器物。甚至还有几个高人,直接将家中的细瓷都砸了,统统换成了一水的粗瓷大碗。每当有客人造访时,连有客人带主人一视同仁,都是一人一碗大碗茶。

据说这阵风吹得,不仅坊市中古董瓷器市场受到了影响,让原本那些名贵的古瓷都在跳水般的降价。就连远在景德镇的御窑,都打算减少精瓷的烧制,准备改烧不起眼的粗瓷。当管理御窑厂的太监将这个变革专门写了个折子递了上来时,崇祯看着有些发傻自己原本是想保护这些名贵瓷器以便能给后人多留下点东西,现在看来似乎是帮了倒忙

要说起来,这件事也算这些天,这一堆糟心事中的一件。不过,对比其他终算是小事。

今天当崇祯看到,内阁竟然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