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两千年前的未解之谜(一)(1 / 2)

韩馥是颍川人,也是袁家的门生,正因为他出身颍川,与冀州本土的势力总是有些隔阂。即便是本土派的代表人物耿武、闵纯、沮授等人对他尽心尽力,韩馥依旧觉得他们有些出工不出力。

但是颍川的那些有名望的才子,没一个看得上他的,他认识荀彧,甚至在虎牢关一战后,荀彧为了避难和他一同回的冀州,只是那又如何?自己请他,还不是被他拒绝。

一个落难的家族都看不起自己,更何况他人?

就拿这次鞠义的事情来说,韩馥就觉得自己很憋屈。你主子的儿子都被杀了,你们这几个冀州人还要劝着某不要乱起纷争,会将冀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冀州,冀州,你们脑子里只有你们冀州,连主子的儿子都不管不顾了?

尤其是你沮授,仗着自己有些才学,某不听你建议,就撂摊子,你眼里到底有没有某这个主子?

如果有几位家乡的大才能全心全意的帮我,区区鞠义又算个什么东西?

他就是这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懦弱,一味的将责任推给了这几个冀州人。

而且越想越气。

如果潘凤此时在这,一定会在他脸上写上几个大字,无能者的狂怒。

潘凤还在自己的潘家庄听审配的情报,自然是不会来的,不过州牧府倒是迎来了两位事关重要的客人,荀谌以及高干。

听到有老乡来访,韩馥自然是喜出望外,尤其是听说荀谌是荀彧的哥哥后,又赶忙让侍者将两位迎了进来。

潘凤一直都想不通的发生在韩馥身上的两件事,一件事是为什么冀州牧韩馥会交出受印,即便是他再蠢,也不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才对。

第二件事,就是为什么韩馥会自杀?

与初临汉末不同,此时的潘凤认识到,汉末人的思想,大致上与后世也没什么区别,能坐上州牧位置的,多多少少应该也该有两把刷子,再不济,正常人的智力水平总是达的到的,怕被别人杀而自杀,怎么听,都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

饶是如此,他依旧选择相信史实,用一种坚定的口吻对审配说道“既然荀谌以及高干来了,州牧会主动退位。”

审配直言道“州牧虽无大志,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潘凤翻了个白眼“要不是我看过三国,我也不信啊。”

尽管如此,他依旧还是答道“这中间,应该会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在里面,我们就假定此事已成定局,如何布局,我们才能收获最大的利益。”

既然有一争天下的决心,此时就是做事的时候。

一个州的最高掌权人更迭,即便是有韩馥自己的首肯,冀州,也绝不会太平,别忘了,袁绍不是韩馥,韩馥手下无可用之人,只能依靠冀州本土势力。而袁绍手下能人辈出,一旦换将,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原本位居高位的人,有几个能在这场风波中存留下来?他们势必会背水一战。

这是冀州,即便是袁绍,恐怕也要经历一番挫折。

既然潘凤这么说,审配也不再反驳“如果州牧真的让位,借冀州动乱,好好谋划一番,未必不能有所斩获。”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势力大的那几方,希望局势明朗,几方拉在一起乱战一场,成王败寇。而势力小的,则希望越乱越好,借此浑水摸鱼。而潘凤,虽说已经有田丰审配两大谋士助阵,单单从势力上来说,顶多算是空气里的一缕尘埃,微不足道。

州牧府的两位客人得到了韩馥的热情招待,在一阵毫无营养的嘘寒问暖后,荀谌与韩馥二人终于展开了那段被载入史册的对话。

荀谌假意说道“公孙瓒趁着得胜南来,而且各郡都响应公孙瓒。袁将军率领军队向东而来,其意图难以预料。某从心里为您的安全感到担忧。”

韩馥不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