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裁撤留都初议(求订求票支持!)(1 / 2)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474 字 2021-05-08

“怎么?四位都没有一句话要说吗?”

朱翊镠逐一扫过。

冯保与田义是内臣,原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尽管身份都很特殊,但朱翊镠提出的这个问题实在太大。

所以他俩一时都不敢表态。

哪怕是冯保,这时候也不敢,裁撤留都的事儿,他岂敢乱插嘴?

而申时行与王承勋虽是外臣,但面对这个问题,同样也不敢表态。这不仅牵涉到祖制,关键要得罪多少人?

如果说支持裁撤留都南京,不得被南京那边衙门里的官员骂死?

要知道南京衙门以及衙门里的官员与北京这边基本相当啊。

“好,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朕就来好好说说。”朱翊镠不紧不慢地道,“南京是本朝的`肇基之地`,其地位之高当然毋庸置疑。南京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十几个政权定都之城,其地理优势不言而喻。”

“想当初太祖皇帝起兵时对南京的优势非常清楚,谋臣冯国用就曾建议太祖皇帝先定南京,认为南京龙盘虎踞,乃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天下可定。”

“因南京一带经济优势冠绝南方,所以占据南京就等于拥有了江南的财富根基,这也使得太祖皇帝能够在处于四战之地的情况下仍然游刃有余,扫平陈友谅与张士诚后进而成功北伐中原。”

“可是,你们想必也清楚,这并不代表太祖皇帝对定都南京完全满意,其实在太祖皇帝心里,南京过于偏安一隅,不能够稳定全国,所以他才说出`以金陵为南京,以大梁(开封)为北京,朕于春秋往来巡守`这样的话。”

“等到洪武十一年,太祖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又认为,大梁由于地理位置是四战之地,并不适合成为都城。但太祖皇帝从未放弃过寻找新的都城,当时他有三个目标洛阳、西安、北平。可以说三城各有优势,只可惜太祖皇帝还没来得及做好决定就驾崩西去了。”

“待成祖皇帝登基即位,北京成为他的`龙兴之地`,自然首选北京。的确,北京地理位置更加有利于对抗蒙古、控制北方,所以成祖皇帝力排众议,决定迁都北京,而后便将南京改为留都。”

“然而都城是迁了,可当时南京的衙门在迁都过程之中还得审理案子,维持全国运转,也就没有裁撤。但迁都完成后,南京衙门实际上几近于虚设,以致南京六部前面还得加上“南京”二字,形成本朝独具特色的南京六部。”

“如此一来,北京的机构,南京名义上也都有。小区别在于南京六部没有左侍郎,吏部没有员外郎,南京都察院没有左都御史。大区别在于六部官员平时多数悠闲,比如南京刑部只管南京的案件,别的地方案子无权审理,南京吏部只能考核南京地区的官员……”

“无论你们承认与否,这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南京衙门,除了兵部等少数几个衙门之外,其他大部分都被视为养老圣地,各位官员从北京退休到南京享受待遇不亦乐哉。”

“更直白地说,南京衙门权力受北京衙门控制,比如南京礼部要举行祭祀活动得先请示北京礼部,南京吏部官员选拔被北京吏部掌握,南京户部的财政得上交给北京户部,诸如此类。”

“两京官员职位虽然一样,但南京实际上成为北京的小媳妇。既然如此,那还保留南京大小衙门以及衙门里的官员作甚?何不精简机构裁撤留都以减轻朝廷的负担?难道你们不觉得留都南京如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存在吗?”

朱翊镠这段话有点长,但由于他准备充足,所以一气呵成。

听完后四个人更是沉默了。

其实朱翊镠召王承勋与田义进京商讨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根据。

因为平时南京的最高行政机构不是南京六部,而是南京的守备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