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回道“皇后娘娘,申先生承受的压力很大,不仅六科都察院言官,亦有其他朝臣上疏弹劾攻击他。”
“最终拍板决定的是我,朝中没有人针对我吗?”郑妙谨问道。
“据奴婢所知,好像没有。”
“申先生怎么想?”郑妙谨又问。
“他还能怎么想?忍着呗,决定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会有今天这般情景。”
“也不能让他压力太大,自皇上登基以来,申先生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
“皇后娘娘不必为申先生担心,被人弹劾便弹劾呗,又不能拿他怎么样。”冯保抚慰道,“他们弹劾他们的,申先生继续当他的首辅便是,不碍事儿的。奴婢以为,反倒是张泰征这时候承受的压力肯定更大,很需要人安慰。”
郑妙谨点点头,当机立断地道“那我一会儿让王安去一趟吧。”
“这样也好。”冯保同意,“张泰征这时候心态倘若崩了,承受不住压力,不利于万岁爷的政策推行。”
……
翊坤宫里两宫太后也在议论此事。
不过相较于外臣,她们两个非常清楚朱翊镠`侍生不侍死`的理念,也知道朱翊镠有心改革守制大礼。
故而议论的侧重点不一样。
“妹妹你说,关于守制礼仪的改革能成吗?”陈太后担忧地问道。
“哎,不知道,感觉这个很难。”李太后感叹地道,“两百多年,准确地说是上千年的老传统,岂能说改就改?而且这会儿镠儿还不在,更加棘手了。”
“皇后还是很有魄力吧?”
“嗯。”李太后点头,知道陈太后与郑妙谨关系一向好,但还是本着内心,“不过我也调查过,这次多亏了王安反应及时,不然张泰征会承受不住压力的,有皇后的懿旨支持,至少他不会妥协,从而让镠儿的心思白费。”
“镠儿对王安为什么如此器重呢?”陈太后毕竟不及李太后了解。
“一方面是镠儿识人的眼光非一般人所能及,另一方面是王安本人有着卓越的接受与领悟能力。这一点王安要远超出同时代同年龄段的人。”
不久前台湾一去一回,李太后对王安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所以对王安还是十分赏识的。
但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太后似乎更佩服儿子有着识人之明,以及善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想当初儿子发掘王安时,王安还只是一个摆地摊儿卖瓜的小公公。
后来将王安送入内书堂进修,而后便是王安突飞猛进的提升。
与其说是王安厉害,不如说是儿子眼光好,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王安身上的潜力——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关键是如何激励,这一点儿子无人能及。
正说着,近侍禀报说王安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李太后忙让近侍引王安进来。
“奴婢参见仁圣、慈圣太后娘娘!”
“王公公有事求见吗?”李太后问。
“太后娘娘,因为皇后娘娘担心张泰征知府承受的压力过大,所以吩咐奴婢赶紧去一趟真定府。”
“去作甚?”
“安抚张泰征知府,皇后娘娘怕他承受不住压力而退缩,这样万岁爷之前的努力就等于白费了。”
“哦,那你去呗。”
“奴婢马上就去,但有一件事儿,奴婢觉得需要向两宫太后娘娘禀明。”
“什么?”
“万岁爷出征前刻意交代奴婢,要负责后三宫的安全。”王安小心翼翼道,“奴婢想着,万岁爷行事一向有心,应该是需要提防什么,否则断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叮嘱交代奴婢的。”
“那你觉得需要提防什么呢?”李太后神情一紧,忙问道。
陈太后也坐直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