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以看作是陈炬此行的第二个任务,即代替皇上决策。
毫无疑问,这个任务要难得多。
此前随朱翊镠镇守辽东时,陈炬奉命去过朝鲜,认识朝鲜国王李昖,包括朝鲜丞相柳成龙。
不过,陈炬的到来让李昖与李成梁都感到意外,因为陈炬已经不是之前在辽东时的身份了。
大内总管负责后宫与整个内廷,被称之为内相,与外廷首辅一样,通常都是不会轻易出京的。
一番沟通了解后,李昖与李成梁明白了,原来陈炬是要代替皇上决策,意思就是以后有关与日本大战的事儿,基本不需要向皇上请示了。
这无疑能提高办事效率。
只是陈炬的压力自然就来了,他必须确保自己与皇上的思维一致,而在他看来,这个工作其实最适合王安。
李成梁倒是没觉得什么,他与陈炬算是老熟人了,心想陈炬此行,应该是负有类似于监军的职责。
早些年,每逢战争都有监军来,而且多数都是宫里派出来的公公,意思就是代替皇上履行一定的职责。
后来这个规矩还是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逐渐破除的,但其实贯彻得也不彻底,仅限于九边重镇几个地方。
但张居正确实意识到了由公公监军的弊端,因为公公不懂军事,而且其性格也决定不可能像军人一样血性。
所以在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刻意突出总兵官的地位,尤其九边重镇,使得总兵官不再受到监军的掣肘。
而这一改变,自朱翊镠登基后,才算彻底扭转过来,不再派有监军。
故而在李成梁看来,陈炬是类似于履行监军的职责,而非真正的监军。
因为监军制度已经废除了。
而李昖对于陈炬代表大明皇帝前来坐镇,一方面表示欢迎,另一方面也有些许遗憾。
想着陈炬要是早些时候赶过来,那是不是可以代替大明皇帝表态,同意朝鲜学习飞天的技术?那就不用刻意请示大明皇帝了。
即便如此,李昖还是按捺不住,决定先问问陈炬——不是说好了是代替皇上决策而来吗?
然而,不问还好,至少抱有莫大的希望,可一问反而让李昖担忧起来。
因为陈炬冷静地告诉他,这是军事机密,是无价的,既然是无价的,那还怎么卖呢?比李成梁说得精贵多了。
李昖岂能不担忧?
好在陈炬又补充,因为这是军事机密,所以他代表不了皇上,最后还得请示皇上。他来代表皇上决策,仅限于与日本大战的相关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