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组团来投(1 / 2)

次日,阎应元便首先找武举人王公略。

现在的王公略,每天与他一道,在山洞中秘密训练士卒,乃是阎应元最为信得过的伙伴,故首先邀揽此人,却是最佳选择。

说来也巧,他方派出仆人,邀请那训练家丁的王公略到家中叙谈,他原先的两名同事,即现任典史陈明遇,以及江阴训导冯厚敦二人,竟也皆是同时来到家里拜访。

这陈明遇与冯厚敦二人,在真实历史上,皆是十分著名之人物。

他们曾与阎应元一道,同生共死保卫江阴,是十分有名的明末抗清三公,当然,亦是与阎应元相交甚厚之密友。

陈明遇,浙江上虞人,曾任崇祯末年任江阴典史。弘光元年七月,陈明遇迎阎应元入城主兵,共同抗清,城破之后,明遇命全家男女四十三人,皆自焚而死,复持刀与清军作殊死战,身负重创,僵立墙边而死,堪称一代英雄。

冯厚敦,曾于崇祯末年任江阴训导,因与阎应元、陈明遇二人相交甚厚,遂从反清,后在江阴城破后,于明伦堂自尽殉节,为国尽忠。

见自己想邀的人,竟是天缘凑巧,齐至家中,阎应元心下,顿有天意如此之叹,遂在客厅之中,邀众人一道商谈。

众人听完阎应元讲述那太子派人相邀之事,皆是一脸惊讶。

没想到,现在因为成功守卫了九江城,而声名大噪,举国闻知的先帝太子,竟还记得一个小小的江阴典阎应元,竟还愿意派出使者特来相邀,这番从天而降的青眼厚遇,还真是令人感慨之至。

王公略瞪大眼睛,急声问道“应元,那你可是答应了么?”

阎应元点了点头“太子诚心相邀,在下深为折服,故答应与穆使同去九江,去为太子都督效力。且阎某认为,现在国家板荡,社稷倾危,正是壮士效命之时,安可在此地无为终老矣。此番前去九江,倒是一条极好的出路。所以,阎某决定,携带全部家口,齐往九江为太子效力。”

王公略点了点头,轻声一叹“阎公此去为太子效力,确是难得之机遇,某家亦为阎公一大贺。只可惜,我等在此,不得不与君相别了,想来甚是可惜。”

阎应元闻言大笑,他拍了拍王公略的肩膀,朗声道“王兄何作此叹,你何不与我一道前去九江,共为太子效力,岂不甚是好事?”

未等王公略回复,他又环视一旁的陈明遇与冯厚敦二人,复道“诸位,昨晚我与穆使说过,可否让阎某邀请诸位好友一道前去九江,共同为太子效力,穆使立是一口答应,只愿我能尽快相邀成功。本想着这几天,便要去各位家中邀集诸位,却不曾想,今日天缘凑巧,各位竟是皆至敝府,倒是让阎某省了一番走脚。阎某斗胆,就在此诚邀诸位,一道前去投效太子。不知各位,有何打算?”

他语音刚落,那武举人王公略立即脸露喜色,大声回道“阎公这话太过客气,有道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王某愿与阎君一道前往九江,从此之后,在太子手下办事效力。不说别的,能继续与诸位兄弟聚在一起,便是难得。”

“好兄弟,那就这般说定了。”阎应元一脸欣喜,转头复对陈明遇与冯厚敦二人道“二位皆是贤材,想必去了九江,皆会大受重用。不若亦与阎某一道,前去九江为太子效力,当是甚好。”

有阎应元这般相邀,陈明遇与冯厚敦二人,略略犹豫了一下,也纷纷答应了。

二人都清楚,虽然自己还有些须职位在身,但与去和投奔太子,直接为这位江西都督效力相比,那自个的前程与功名,却是远不可限量。可比现在这江阴城中,当个不入流的小吏,要上强太多。

陈明遇脸色激动,他大声回道“阎公说得对!现在天下板荡,正是英雄效命之时,太子既有这般雄心,我等安可不往投明主乎!我愿挚家携口,往投太子,断不复有瞻顾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