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这六司之外,另外的监纪司与器械司,算是王明手下的独有部门。
如果硬要对比的话,那这监纪司,就相当于如今的纪委与监察,而器械司,则相当于军工生产部门。
本来器械司之类,王明也曾想过,将其归于工司管理,以便让工司这个部门,更加名副其实。但是,考虑到现在军情紧急,且估计在将来的时间里,这器械司的任务,只会不断加重,故而还是不要归于工司,需得单独规划运行,方为合适。
这两司的人员安排,自然还是如先前所定那般,监纪司司长为阎应元,器械司司长为蔡确,下面亦分设了副职员外郎,以及主事与吏员等等。
这八司成立之后,王明在东川的政治组织架构,算是正式成立了。
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八司制度在这小小的东川之地正式实施,算是王明给这个时代的政治制度,带来的一番巨大创新。
王明确信,有了这般全新的架构,自己在东川一带的统治,当可愈发稳固。
在将来,若是进一步拓展治下地界,还可作为普适性的规则,贯彻执行到新征服的地方中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最终这项制度在东川运转良好,那可以想见,在华夏的其他地界,这项由他创立的制度,亦是可行之策。
而在完成组织架构的建立后,王明开始正式准备,攻略这东川一带的剩余地界。
现在东川一带,,还有西面一大块地方没有占领,诸如云阳县、开县、万县等处,均是尚为各小股流寇所占,如果不抓紧时间攻下的话,只恐反会被他人乘机夺取,可就太令人后悔莫及了。
要知道,这东川一带,除了东面的左军,以面北面的清军外,王明还有一个十分重大的敌人,那就占据西川,并且建立了大西国的张献忠。
现在张献忠部的势力,自从在重庆一带大败川南的明军进攻后,其实早已扩展到了东川西部一带。
如东川之西部的达州,这座重镇,在东川重要性仅次于夔州,却已被张献忠手下大将刘进忠占据,连同附近的东乡县、新宁县、梁山县等县镇,俱是被其所占。
也正是因为张献忠部流寇的占据,让王明与川南的明军分割开来,无法与他们联得正式的联系,一直只能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之中。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王明不尽快拓展西边,尽快消灭那些尚是自立为主的小股流寇,一旦他们投靠了张献忠,再想攻取,这难度可就更大了。或者是更为恶劣的情况,若这些流寇干脆投靠了北边的清虏,那对于自己的地缘态势,可就大大不妙了。
这个混乱又残酷的年代,不是人图我,便需我图人,如果王明不尽快消灭这几股小势力,而是坐观他们被诸如张献忠的大西或清虏所吞并,那局势将彻底反转,反过来对于自己所在的夔州城,形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巨大威胁。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王明绝不愿意看到的。
故而,在安排完建立八司制度,以及安排组建第三镇兵马之事后,王明接下来的首要目标,便是要对离夔州最近的云阳县动手。
云阳县离夔州府城最近,又有大江水道相连,可谓是西边极其重要的屏障之地,这样紧要的地方,若不尽快拿下,王明颇有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之感。
而这云阳县,现在流寇袁宗第部所占。
流寇首领袁宗第,原为大顺军右营制将军,曾被封为绵侯,乃是李自成一名重要手下。自大顺溃灭以来,袁宗第领其部众一千余人,一路从汉中南逃至云阳县,最终在这里暂落脚跟,自立为王。
袁宗第这支兵马自入占云阳县以来,倒是与他处的流寇不同,对治下百姓颇为不错,没有如谭弘谭旨兄弟那样,对治下横征暴敛,弄得四下怨声载道。
故其这般行事,在东川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