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非功过任评说(2 / 2)

没有乘胜追击,这让第三团的各级将领非常不理解。

“团长,机会难得,我们为什么不继续扩大战果”

副官话音还未落下,就听到天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

方子珊大步来到防空洞口前,望着鬼子飞机投下的炸弹的火光,无奈叹道“接手指挥权的田边盛武不简单啊,敢于用整支部队的狼狈撤离诱使我们上钩,如果这一战是他指挥的话,敌人不会损失这么大。”

二人身后的其他将领也听到航空炸弹爆炸发出的巨大声音,急忙来到防空洞口前,举起望远镜,颇为后怕的同声道道“幸亏我们没有追上去,不然损失就大了!”

其实当远在洛邑的伍伺仁接到东瀛第十军第二天清晨撤离的战报后,心里就已经猜到了鬼子耍的什么阴招,当他看到方子珊在电报后面的分析与建议后,会心一笑,随后发报说“你是前敌总指挥,是非成败我不过问,别吃亏就行。”

原时空方子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指挥的衡阳保卫战是抗战史上一次惨烈而悲壮的战役,他率领的国军第十军坚守衡阳四十七天,创造了抗战中最长的守城记录,终因弹尽援绝,方子珊下令投降。

但在当时,无论红党还是国军对他的评价却都是积极的,并没有因其投降而贬低他。后世对方子珊的评价很多,有人说他是汉奸,也有人说他是抗战英雄。

客观地说,衡阳一战方子珊已经尽了自己的职责,主要的责任不在于他,能在衡阳里面死守四十七天就是奇迹,守城最怕无援,在援军迟迟不来的情况下守军士气耗尽。原本他率部突围还有可能成功,但方子珊拒绝突围,不愿把伤兵丢给东瀛军。跟东瀛人谈投降条件时,方子珊以有条件的投降来换取东瀛军对守军官兵的人道待遇。虽然最后遭到了东瀛军的拒绝,但方子珊率部投降后,第十军被俘官兵没有遭到大规模的屠杀确实不争事实。

后世史学家认为方子珊功篑一亏,未竞全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称他是”惟欠一死”,以致晚节未保。

结合历史来看,伍伺仁觉得方子珊是国府少数“活得明白”的将领。衡阳之战时东瀛败局已定,方子珊率部投降固有保全身家性命的想法,其实还有“自污”的考量。他笃定东瀛战败已成定音之际万不敢再大开杀戒,而且战后国内局势纷扰,常凯申想打内战之心已是昭然若揭,果然他这位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的将领其后并未受到常凯申看重,后半生更是避开了诸多风云,得以安享晚年。

还是军神刘帅看的透彻,他评价方子珊,此人狡如兔、猛如虎,乃国军之悍将也。

伍伺仁正是因为了解方子珊进退有据的性格,才力排众议将商都保卫战交给他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