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不会去发这玩意,对他来说、享受这种车、马邮件都很慢的节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以前之所以不满意通讯效率,是害怕耽误事,是因为这玩意必须得有,但不代表必须得用,李穿越客在心里如此自我安慰!殊不知最急切的想要搞出电报的正是他自己。
电报开始大规模使用,满打满算也就两年不到的时间。而真正形成风气的时间,甚至一年不到。然而它所造成的影响,却比任何新生事物都大。说它已经改变了大明的生活方式,是有些夸张,但它实实在在的改变了大明朝政的运行方式。比如以前的国政大会的常务委员,感觉是荣誉大于实权,因为他们中有些人是在地方,即使想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也没这个条件,真正的大事决策还是在京的那些执行委员来做。现在这情况被改变了,原本执行委员们就能定的事,如今就得通过电报征求这些地方上的常务们的意见。
除了朝廷决策机制被改变以外,各省和京城之间的权属分配,以及行政衔接,也开始重新解构。原本各省能自裁的事,朝廷这边指手画脚的情况变多,一些之前朝廷想管而管不到的事,现在就迫不及待的去管了。沟通变频密后,对地方来说也不全是怪坏事,比如以前决策不了,急等朝廷定夺的事,现在就能很迅速的得到准确回复,这样一来他们担负的风险也就变小了。
以前的地方大员,最怕的事就是出现叛乱、民变和重大灾情,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他们自己又处理不了,等上边做出决策,且给予有效支持又怕等不住。现在这方面的担子就轻很多了,即使有了天大的事,顶事的大个子们也能及时出现。
本来张同敞们一直担心目前这种在省级以上不设总督的行政规划,可能有问题,现在来看就完全没必要担忧了!有了电报和铁路,还需要总督来分朝廷的权利?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天才一秒: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