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给我更新补充命令吗?”
语气听起来不怎么认真不说反而还有些调侃,恨不得现在就冲过去立刻给伊乌什金这臊皮货屁股上狠狠踢一脚,马拉申科接下来的话自然是没有好气可言。
“少他妈废话!赶紧上脱壳穿甲弹,双响射击!跟上我!准备!!!”
“没问题,就等你这句话了!”
尽管研发之路上历经诸多挫折和材料学的攻关困难,在战争年代想要完成一项革命性的军事科技突破绝非易事。
但在马拉申科的指点,以及所有为了此项目通力协作、众志成城的同志们苦心钻研开发之下,在早期的122毫米炮用次口径脱壳穿甲弹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缺陷尤其是精度不足缺点,最终都在夜以继日的努力攻关下被一个个解决。
即便是没有解决、存在暂时性技术瓶颈的,至少也被大幅度升级优化,对比那初期试验批次的122毫米炮用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有了本质的变化。
并且这一次,现役最强坦克炮已经得到了升级,不再是122炮而是红海军130舰炮上岸移植版的客观现实,也促使研发团队一步到位。不但解决了既有的问题和技术缺陷,还利用更新后的技术补丁,完成了130毫米炮用次口径脱壳穿甲弹的研制开发工作。
一旦突破技术瓶颈、哪怕是部分突破,直接套用技术做出另一种近似口径的穿甲弹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对于苏联这样的世界一流工业强国来说更是易如反掌。
马拉申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着怎样的对手.
那是在六号虎式坦克的底盘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防御,尤其是战斗室正面主装甲带异常敦实厚重的德国贵物。
不是说全口径的130毫米被帽风帽穿甲弹就不够用,但为了降低可能的跳弹以及入射角不正等因素导致的未击穿概率,稳妥起见的马拉申科还是决定使用这种在柏林战役开始前,由科京亲自押送运抵的最新强力炮弹来解决战斗。
“一定要打出效果!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