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命,谁来救救我”
“嘿?嘿!醒醒!坚持住,小伙子!这里有幸存者,过来搭把手帮我一下!”
“这边!快!”
总会有奇迹发生,哪怕是在战场之上。
在死人堆里翻找着幸存者的领袖师医护队没有白费力气,总算是有了收获。
层层叠叠、混杂着红军与呐粹的尸体堆之下传来微弱的呼救声,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扒开尸体后的军医与卫生员们一眼就发现了那尚存一息的幸存者。
那是一幅看上去应当是只有刚成年的稚嫩面孔,满面的血污与战火灰渍早已将他的脸庞搞得乌七八黑。
被子弹击碎的小腿骨使得他早已无法站立行走,同时被弹片击伤的两只胳膊,更使其通过爬行的方式来挪动身体都已然成为了不可能。
人的四肢废了三肢,全身上下的多处创伤虽未伤及要害但依旧血流不止、缓缓涌动。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生命的伟大,强烈的求生欲望与坚定的意志叠加在一起、相互助力,最终使得一位战士即便受伤至此也仍然顽强地挺到了现在。
“把他抬下去,上车!呼叫医护所准备紧急抢救,伤员需要立刻输血,快!”
随身携带着充沛医疗物资的领袖师医护队这边忙得脚不沾地,但凡发现死人堆里有幸存者,立刻便集中现场医护力量进行紧急救治,而后立刻装车送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面的德国佬那边,缺医少药的德国人虽然也竭尽所能地去寻找幸存者、忙活地不停。但即便是找到了幸存者,不论是现场紧急救治处理还是伤员的后送速度,均和同在一片战场遗迹上救人的红军差了老远。
领袖师这边用的什么车来急救伤员?
专人专车。
一旦发现有幸存者,相隔不远外早已是待命状态的救护车队,立刻便会抽出一辆车来、准备就绪。
只要担架队和随行的医护一上车,不做任何耽搁的直接就是一脚油门起步,以最快速度往街区方向距离最近的野战医护所直奔而去。
轮式车辆绝对管够的库尔巴洛夫旅为了这次行动,专门抽调了足够多的适宜车辆来执行任务。
除了旅属野战医院和下级各医护所的救护车外,库尔巴洛夫还找马拉申科借调了一批师属野战医院的救护车,到最后甚至还嫌不够。
本着“哪怕有了不用,也不愿意用的时候没有”的精神,库尔巴洛夫把自己的旅长配车都给搭了进去,将那辆配有随车无线电台的指挥型嘎斯小吉普,简单收拾了一下后座和储物箱,就成了一辆临时魔改的野战救护车。
可以这么说,领袖师这边抢救伤员的状态是“车等人”,留守在车上的司机同志们现在可全都排着队,眼巴巴地等着有伤员同志护送下来,然后赶紧踩油门出发。
那对面的德国佬是啥情况?
一堆人等一辆车,至少也得凑够三名伤员才能启动发车。
你问为啥?
还能为啥。
泽洛高地上吃了那么大一个败仗、损兵折将输的很惨,紧接着又被红军关门打狗,按在城里一顿暴揍的德国佬现在,哪儿还有那么充足的运输车辆可供调用啊?
足具规模的运输车队不是被灭在了泽洛高地上,就是被狼狈逃窜的德军自己丢在了柏林的城里城外、郊区或街道。濒临崩溃的后勤体系更加使得德军的车队,几乎得不到可靠的维护保障,坏一个零部件想要修好,那多半得从另一辆同型号的车上去拆。
即便是有那么点为数不多,勉强还能跑得起来的车子,但汽油从哪儿来?
装甲部队的油料尚且都不够用、无处补给,几乎是打了上顿没下顿。但凡有可能的话甚至都会从被击毁、瘫痪,无法回收的作战车辆里往外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