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长同志,我们的同志在前面招手,看起来是冲我们。”
“我看到了,靠路边停车,在车上等我。”
除了没有双流传动原地转向,这辆重甲载具的前进和倒车都挑不出任何问题,稳稳停在街边也只是拉一下操纵杆再踩一下踏板的一息之间。 “总算来了,等你们半天了。别误会,我是说你们就是同志们翘首以盼的救星,确实是。” 因为车体上架着巨大发射箱体的缘故,只能将车组成员进出的头顶舱门开在了非常靠近车体边缘的位置上。 还是头一次见到坦克兵从这种地方钻出来的指挥员同志有些好奇,但仍不忘开口欢迎、笑着轻语,而动作麻利溜下车的车长同志对此只是一笑带过。 “同志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少校同志,尽管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 “好,战况紧急我也正有此意,那我就直说了。” 无线电呼号“伏尔加河”的主力攻城分队指挥员,是一位隶属于重型合成 也别嫌官小职位低,实际上就这都已经是在主要攻击方向上才有的等级配置了。周围其它几个次要街区街道的带队进攻指挥员,甚至还是大尉连长呢。 没办法,谁让城市巷战这地方是所有战场环境中,最限制兵力投入和使用的、没有之一。 任凭你马拉申科手握近三万总兵力的精锐野战集群,但街道面积就这点、战场宽度也就这么宽,一股脑地把所有主力部队都投入进去,那不叫巷战攻坚、那叫排队送死。 人要是聚的多了,德国佬一颗小钢炮炮弹砸下来都能直球带走一个班,自诩手下战士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马拉申科可不会干这赔本买卖。 主力攻坚方向上投入一个营,由少校营长负责带队指挥一线作战,这就已经是边际效应下的进攻兵力密度最大化。 再多,那就真的只是为了数字好看糊弄人的行为艺术了。 “情况是这样” “看到前面的街口没?那个街口一过,再朝左边拐,大约五百米之外有一幢高大的行政建筑耸立在街道尽头。建筑很高,具体有多少层没详细数也来不及,但架设在建筑高层和顶端的火力点、观察哨,已经足够覆盖视野范围内的整条街道了,直射火力和曲射火力都有,看到就能打到。” “刚才随便找了几个没逃走的难民简单问了问,那幢建筑是柏林南区的最高行政建筑,很有年头,不是现代建筑,纯粹的砖石结构但是明显被呐粹工兵二次加固过、石板和石砖磊出来的墙体加上混凝土和装甲板,硬得简直让人头皮发麻,所以得由伱们出场解决问题。”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难民告诉我们说,柏林南区的城防指挥官很有可能就在那幢建筑里,之前几天有人看到过他频繁乘车进出这建筑。刚才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这建筑上部和周围空地上,有不少的通讯天线和电话线敷设痕迹,看上去确实像一处指挥中心。” 听到这儿,一直蹲在地上、眼瞅着铺展于地面之上地图的车长同志点了点头,觉得是大概清楚了基本情况并理解了指挥员同志的用意,而后紧接着回应开口。 “有一点需要明确,一旦我们开火,不管那楼里的呐粹指挥官是什么等级的将官,断然没有能生还的可能。在被我们轰塌的建筑里,呐粹不是炸碎、震死、就是被坍塌的废墟砸成肉泥烂酱,幸存者几乎为零,这点你有考虑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