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0章 我们是精确射手(1 / 2)

钢铁苏联 柯基丶 48 字 2023-11-05

领袖军的攻势实在是来得太急太快,快到这一连串的狂飙猛进打下来,指望步兵能坚守一波、抵挡一阵的日军,很快绝望的发现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劈头盖脸打来的25毫米机炮弹幕,如一股热风般在日军脸上呼来荡去、来回横扫。

精度确实不咋地,从日军脑门顶上飞过去的、身旁掠过的弹丸不计其数,但仍架不住量变足以产生质变。

只要有一颗弹丸命中,日军步兵的下场除了被当场打成血肉碎块之外再无其它可能。

这种战友就在身旁跟装满水的气球一样瞬间炸开,各种猩红皂白的粘稠之物被溅满身满脸的恐怖,是日军无论如何都无法逃避无视的。

身边近在咫尺的战友尚且如此,满耳朵充斥的更是密集的弹幕啸叫。

日军是能做到死战不退不假,毕竟第二师团作为日军顶级精锐的名头确实不是盖的。

只是这并不妨碍弹幕压制对这些手抖心发慌的日军,产生无可回避的肉体影响。

嘴上虽然不说,但实际行动上因为手抖个不停,连子弹板都塞不进供弹口的92式重机枪弹药手战斗效率也仍是锐减的。

就是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迎来了更加恐怖的场面,那些从步战车里鱼贯而出的俄国人已经挺起刺刀杀将而来。

甚至于你要觉得这东西不好用,用了反而打不准,那你把这玩意儿拆下来弃之不用也可以。

而这些近半数都至少打满了卫国战争后半场,绝大多数都完整参加了柏林之战的老兵射手们。

过于把底下的大头兵当猪养的日军就这样,打顺风仗还好,打逆风仗一旦军官被击毙立刻战力垮塌。

乌—拉——

嗖——

因为领袖军在作战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一旦日军步兵班组、分队、小队,在作战中失去直属的军官指挥,其在战场不利逆风态势下的战斗水平便会立刻呈垮塌式崩溃。

在基层作战单位这块,最具代表性的变化便是班组精确射手的强化。

随着与日军作战的不断深入,本身就是在不断自我学习、进化、改变当中的领袖军,也针对新出现敌人的具体特征和已知弱点做出了针对性的调整。

马拉申科索性听取采纳基层战斗单位的反馈建议,直接将可拆卸的3倍PU光学瞄准镜普及到了每一个班组。

余下战斗员清一色配备AK44自动步枪,确保整个班组被步战车送入敌军面前最后200米距离后的压倒性突击火力。

挥舞着指挥刀的日军小队长连话都还没来得及喊完,不知从何而来的一颗7.62毫米全威力步枪弹,便将其整个天灵盖从脑袋上直接掀飞,连带着那屎黄色的军帽一起和着肉泥碎骨渣跌落在地。

而在发现日军步兵作战模式的核心不是机枪,比起机枪而言,那个手握指挥刀、外观特征简直不要太明显的瞎嚷嚷军官才是核心支柱后。

对于新到手的3倍固定倍率PU瞄准镜并不排斥,在稍加熟悉与不同距离下的试射后,很快便掌握了诀窍与瞄准镜模式下的弹道,并紧随其后投身到实战当中接受检验。

其在猎物名单表上的优先级,甚至要高于同样威胁不小的掷弹筒手和机枪手,原因也很简单。

唯一的区别在于领袖军这手段更狠、更有针对性,每个班组两名的精确射手杀伤效率,可比美军专门组织狙击手点名要高得多了。

“八嘎!俄国人的步兵冲锋啦!帝国的武士们,上刺刀!突斯给——”

现在有了简单易上手的3倍固定放大倍率PU瞄准镜,也不需要经过什么狙击手培训之类的繁杂课程教学,你只要能用这个不需要调节的固定3倍镜看得更远、打得更准即可。

那些手握着指挥刀瞎嚷嚷,就差把“向我开火”刻脑门上的日军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