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马拉申科的试探性发问,确实有过那么一瞬间犹豫的拉夫里年科,很快出于几十年来、从年轻一直到老的战友情,以及对马拉申科的无条件信任而打消犹豫,更不曾有过怀疑。
有太多太多的事都在无声地告诉拉夫里年科,马拉申科的目光远比自己看的更远,能预知到许多自己根本连想都不曾想到的东西,而且事实证明马拉申科到最后也总是对的。
就和拉夫里年科做出的选择一样。
许多曾经跟马拉申科当年一起出生入死、陷阵沙场,如今已经手握大权的苏军高级将帅,都对马拉申科报以了近乎无条件的信任支持。
总有些事情是大家冥冥之中能预感到一些征兆的,现在有一个众望所归的人主动站出来早做准备,未尝不是件好事。
往后的时间里,马拉申科开始逐渐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军队人才和高级指挥员的提拔培养上来,继续深化对各军种的现代化改编和发展指导。
再加上越来越多由马拉申科主导并推动落实的新式武器装备不断入列服役,苏军的战斗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强悍巅峰。
数不清的各种赞誉和肯定朝马拉申科纷飞而来,甚至连西边的各路媒体报刊,也将“苏联最危险的男人将苏军送上了新巅峰”一事大肆宣扬。
也有人曾提出过质疑,并有意无意地将今天的马拉申科,与已经逝去的朱可夫画上等号,尝试联系在一起罗织阴谋。
此类小动作自然不可能做到无声无息,相关的报告很快被以书面文件形式送到了克格勃,呈于了现如今已经官拜上将的马洛科夫面前。
“看来有人是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忘乎所以到什么事都想干,现在只是想、接下来说不定就是干了。”
“去敲打敲打这些蠢货,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说多么危险的话、做多么危险的事。马拉申科元帅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国防建设海陆空天四向全方位发展,看看我们的军队现如今有多么强大,这帮蠢货怎敢拿朱可夫那样的人与马拉申科元帅相提并论?”
“看看朱可夫当年做了什么事?马拉申科元帅现在在做什么事?一个一门心思扑在军事上的人也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吗?那么最好先让这类人搞清楚自己有没有被盯上。”
听着下属领命而去的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无意中看了眼桌上相框的马洛科夫为之一怔,沉默片刻后紧接着伸手将之拿过、举至面前。
相框中承载的是马拉申科、马洛科夫,与彼得罗夫政委唯一的一张三人合影,摄于彼得罗夫政委离开内务部重返前线的临行告别之际。
在当时那极端不利的前线态势背景下,三人都不知一别之后还能否再相遇,故而留下了这张合影以防不测。
如今政委同志这一导师已逝去多年,照片中的三人只剩下身为学生的马拉申科和马洛科夫,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身居高位、手握大权。
“虽然我不知道你究竟打算干什么,但直觉告诉我你不会有错。我也终于明白老师他为什么那么努力的活到最后,只为再多看你一段时间,能看着你去不断开创奇迹的确是一种梦幻般的陶醉,姑且允许我这么形容吧,马拉申科。”
“现在的我亦如当年我们的老师,这次换我来助你一臂之力,马拉申科。浑浑噩噩了这么久,我也该做些有意义的事了。”
就这样,时间一直平稳过渡来到了80年代中期,时年已经69岁的马拉申科缔造了全球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质疑和反对之声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随风而去、不复存焉。
一切几乎皆已准备就绪的马拉申科现在只待最终时刻的到来,矗立在甲板之上嗅着空气中湿咸的海风气息已然做出了决定。
“真的要走吗?车长同志,就这么告别干了这么多年的军队、告别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