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付诸行动了,不知上了多少折子上去,可都是石沉大海。
唉!这兵部侍郎当的真是憋屈,不过想想上面还有个尚书,心里又好受了许多。
谷禄民也叹道:“京营肯定是要大改,但是具体如何,到时候又有谁掌权,这就是武将那边的问题了,咱们很难插手。”
钱鹤钧也沉吟道:“京营的事情,陛下不会让任何人插手,而且这次下刀的对象,则是变成了勋贵那边。”
年前,因为赈灾粮款被贪一案,掀起一场大案,直接杀了个血流成河。
那一次,涉事的主要是文官,而且陛下也有借机的意思,狠狠处理了一大批官员,多少官员被抄家。
而武将则是看热闹,现在风水轮流转,到了文官看热闹,武将开始倒霉了。
文官与武将,向来是互相看不上的,所以两边的事情,几乎都是各自做各自的。
文官出了事,武将乐的高兴,武将出了问题,文官也是看个乐子。
而且,双方几乎是各不插手的,文有文道,武有武道,两方处于一种平行的状态。
对于文官来说,武将插手文事,那是万万不能忍的事情,否则国将不国,仿佛世界末日到了似的。
对于武将开说,文官又不知兵事,指手画脚只会碍事,而且文官花花肠子太多,指不定就在哪里挖坑了。
此外,帝王也不会允许文武勾结,文官不可怕,武将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两者互相联合起来。
那样的话,就直接能影响帝位的稳定,甚至改朝换代。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
萧铭意道:“京营的事情可以放一放,这次主要议的事情,还是户部的职位,这次怎么拿下一个侍郎的位置应该是可以的。”
萧显点头道:“不错,王安阳当年也曾与杨修合作,并且当过三年的户部侍郎,虽然后来遭到贬谪,但是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他都是不二的人选。”
说起王安阳这人,能力不差,品性也不差,但是就是太耿直了一些。
当年,本来王安阳就已是户部侍郎,尚书的位置也只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没想到,中途杀出来一个杨修。
先帝不管不顾,把杨修直
接放在户部,并且不断擢升杨修,直至户部尚书。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两人的理念也不太相同,所以属于无法共存的。
杨修上任后,大力进行对户部的改革,而且大刀阔斧,不服的,没能力的,或者不符合标准的,都裁撤贬谪掉了。
这种行为方式,受到了王安阳的指责,虽然当时杨修已是户部尚书,但就事论事,反正是不能忍。
其实,王安阳属于那种保守的,虽然对于很多事看不过去,心里夜想改,但是他的理念是一切都徐徐图之。
而杨修倒好,不管不顾,直接撸袖子就做,完不考虑后果一般,就像是一群人在桌子上谈判,本来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着相互商议着来。
但是杨修不这么做,看不过去很简单,直接掀桌子就行了。
朝堂上的事,以传统的文士为主,而像杨修那样半路出家的,不过是一个商人,商人逐利,最是让文人看不起的。
所以,对于杨修的那些改革措施,王安阳是大力反对,一个户部尚书,一个户部侍郎,这就针尖对麦芒,两人角力上了。
后来,因为先帝的大力支持,就打算把王安阳调走,也算是平调了。
这样一来,既不耽误杨修的事情,也可以把两人分开,两其美。
但是,王安阳就是认死理儿,是死活不同意,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就要辞官。
那时,这也把先帝气得不轻,每天都有王安阳的奏折,要么是辞官的折子,要么是弹劾杨修的折子,让先帝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