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观丰苦笑的摇了摇头,心里想着自己靠着系统抄袭清朝诗词得到的“凌才子”称号怕是甩不掉了。
扶起两人,邀上了二楼,还是靠窗的那桌,点了一桌酒菜,让两人入座。
老人在菜未上之际,再次道谢,凌观丰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开口问道:“敢问老人家那里人氏?”
老人立马回道:“老朽姓胡名林,苏州人氏。”
凌观丰点了点头,指向那姑娘,又问道:“那这位姑娘是你的什么人?”
胡林回道:“算是我的女儿,因为老朽一辈子未有婚娶,在八年前,一次青楼风流之际,见有一七岁女童在院中打杂,甚是可怜,当时起了怜悯之心,便将这女童花了五十两银子赎了出来,这些年和自己相依为命,我也好有个伴,少了一些寂寞。”
说完喝了一杯已上的水酒,看了看姑娘,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谁知这姑娘现在是越长越俊俏,平白的惹了不少麻烦。”
凌观丰细细看了一眼姑娘,平山眉,丹凤眼,秀鼻薄唇,那根麻花辫在这个年代本应该是很丑的打扮,不过在她的相貌上,却是相得益彰,很是清纯动人。
凌观丰心中暗道:果然是个美人胚子,而且现在还很是青涩,以后长开了必定又是一个祸国殃民的角色,“那姑娘的闺名叫什么?”
凌观丰虽然知道这么问有些唐突,不过他的确是想要帮助这两人,老人未曾回答,姑娘抬起了头,看着凌观丰,小声说道:“小女子姓寇,唤做白门。”
凌观丰细细品味了一下名字“寇白门”,心中也是默念了几遍,他总感觉这名字有些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是什么。
老人胡林笑道:“凌公子见笑了,我们两人这几年来辗转苏州金陵两地,吃喝盘缠全是靠评弹而出。所以今日早晨发现整个金陵城都在传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细一打听,才得知原来是昨晚诗会凌公子的佳作,便是擅作主张的容进了我们评弹之中,还望凌公子不要怪罪我们。”
凌观丰挥手表示不在意,叫来伙计送来纸笔,写下后世较为出名的评弹剧目《珍珠塔》的唱词。
《珍珠塔》是清代才创作而出的弹词作品,前世的凌观丰因为是音乐学院的学生,平时对评弹也很有兴趣,没事就喜欢听一两段,所以渐渐的也就记住了这些唱词。
而这《珍珠塔》讲述的便是宋朝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去襄阳向姑母借贷,反受奚落。
表姐陈翠娥赠传世之宝珍珠塔,助他读书。
后方卿果中状元,告假完婚,先扮道士,唱道情羞讽其姑,再与翠娥结亲的这么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
凌观丰发现胡林和寇白门刚刚在楼下评弹和后世大不一样,他们刚刚在楼下所唱单单只是诗词,只能是靠着音色来吸引他人,可是这样却没有一点趣味性。
而后世的评弹将评书和故事完美的融入琵琶和三弦的音乐之中,使得评弹的娱乐性、艺术性、可听性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吸引人的目的。
凌观丰有时写着写着就忘词了,只能靠唱才能想起,但又没有乐器,所以不由得皱眉,不过想起寇白门怀里有着一把琵琶,便是抬起头对着寇白门说道:“白门姑娘,你的琵琶能借我一用吗?”
寇白门闻言睁大了丹凤眼,咬着唇想了好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将琵琶递给凌观丰的面前。
凌观丰可不管这些,接过琵琶,试了下音。
前世的他虽然只精通箫和古琴,不过对琵琶也了解一些,当然只停留在会弹的层面上。
抬起头对着胡林说道:“艺术家,就按着你们刚刚在一楼的调子再来弹一遍。”
胡林睁大了眼睛,心中有些不解“艺术家”是什么意思,但看到凌观丰像模像样的在拨弄琵琶,惊道:“凌公子,你也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