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一共也就是二十三票,足以决出胜负。
只是场面很大,规格很足,会场也很恢宏,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大明是个帝制国家,所出结果还要交由皇帝负责,最后才能有决定下来。
在众臣心中这就是唯一的美中不足了,好在虽然没有正式举行过,但是众人想也想得出陛下一般是不会摈弃这么多大臣的共同决策的。
这是安慰之一了!
武英殿很大,好歹也是大明帝国的皇宫了,找个能容纳下三十来人的会场是轻而易举,不费事。
到了会场不用招呼,也没有一个人迟到,所有官员从大门口鱼贯而入,进去还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比朝会上所有人都要站着好多了。
在场的人,宦海浮沉几十年,到了如今,不大不小也终于算得上是高级官员了,年纪也开始大了起来,不像年轻人,站也站不住了。
当然真要站他们还是能挺着,不少官员心中唯一的碎碎念就是——能不能把他们单独列出来,挣扎了这些年,总不能还是和刚进官场的年轻人一样的对待吧?
进内阁商议事情的待遇比在朝会上要好得多,说不得大部分时间还能捞到一杯茶水喝,这如何与其比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朱允炆实质性的罢朝,才会没有引起群嘲、公愤。
朝堂上的文官再一次被他分裂了,低级官员与高级官员之间的利益不再是一样了。
高级官员不用说,只有到了六部九卿堂官位置的才能称的上高级,这些人现在的目的一门心思放在了内阁上,放在了进步上!要进去就要经过朱允炆的同意,一张张王牌就这样不动声色间被朱允炆掌控在手里了。
而低级官员,内阁啊,执掌朝政啊,这些都与他们关系不大,京官累,但是好在提拔快,而且正常来说在京的官员有项福利是地方官永远也比不上的。
那就是参与朝政——早朝,每天这个时候他们都能以微末之身对国家政事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现在,高级官员会同朱允炆一起把这项制度给实质上废除。
皇帝他们埋怨不了,只能把问题怪罪到自己上官的上官的上官身上。
只是这样他们又能做什么呢?诋毁?都是士林中的前辈,资历比他们深多了,他们惊奇的发现,以往的招数这次不管用了。
甚至回到值房,还遭受了一波来自上司的毒打,虽然他们距离九卿还有很远,但是上司就不一样了,又或者上司的上司,总有能治他们的。
对于掌控自己官帽子的人,不管是不是别人的上司,他们总是拒绝不了的,来自官场的压迫,这些雏鸟们总算是深刻的体会到了。
这也是朱允炆崇尚分享的原因,拉一波打一波永远是他的第一选择,吃了他东西的,也总会有还回来的一天。
今天的会议还是由张紞在主持,当他和内阁众人一齐走进来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在此干坐了半小时了,只是却没有一个人跳反,这段时间内阁已经建立起了足够的威信了。
毕竟担任阁老的又不是幸进之辈,都是老臣子,其中张紞吏部天官的位置还做了那么久,门生故旧可以说得上是遍布朝野了,一连串动作下来,已经没有人敢于轻视了。
候泰也在其中,而且做的位置还是比较靠前的,看着台前洋洋洒洒的内阁几人,不禁苦笑,内心有了一丝悸动,,,他也想能位列其中。
内阁的位置与众人的不同,光从椅子上就能看出区别来,最上方放着的才是他们的,堪堪有五张。
不像西方的圆桌,一圈人围坐,在古代的概念里一直都是讲究距离的,分餐、分桌来的很普遍,重大场合也一直是按这个要求来布置现场。
就和考试一样,最前方放着朱允炆的位置,就算他不在,位置也会一直留着,再下方是内阁的,再往下就是六部九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