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梁柳青微博底下的评论已经盖了十几万条。有安慰她、相信她的,还有花式骂她的。
后者比前者多。
“蓝星图书馆”作出的姿态太光明正大了,一开始就更让人信服。
再加上这两首歌风格不同,的确不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反倒是六个创作者的说法更有说服力一些。
而且人家网站给出的创作者们名下还不只有一个作品。从别的作品小样可以看出,这些创作者都是实打实有本事的,风格已经固定了……
说他们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很能站得住脚。
从结果逆推过程,似乎所有人都是大侦探家。
营销号闻风而上,借着这一次大节奏疯狂恰烂流量。
他们才不在乎谁是谁非,只要有热闹看,就有流量赚。
说错了回头再删呗,脸面算什么?天大地大,小钱钱最大。
这是如今微博上许多营销号一贯的丑恶嘴脸。
就是因为许多营销号只在乎流量,不关心是非曲折本身,所以方少仪的公关策略,一路畅行无阻。
最高明的公关手段,要的不是疯狂辩白,明晃晃站在己方的立场讲事实、摆证据,而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不小心”替她们这边说话,这样才更具说服力。
突出一个润物细无声,将目的藏到最后。
晚上九点,事情发酵不到十二小时,有一个以“嘴臭”闻名的微博大v发声,花式骂梁柳青。
他骂人的角度比较特别,不是从梁柳青的人品问题上入手,而是直接质疑她的能力。
“嘴哥吃了满嘴瓜,有句话不吐不快。不是?大家都是眼瞎的吗?这种时候还需要分析个两三页?这一看就知道是梁柳青那一边有问题啊!
“看看这两首歌的质量,说它们是一刚出道的小新人的作品?别搞笑了好吗!这就好比说是一十八岁的小孩能独立写出一部诺贝尔文学奖巨著一样。
“笑掉人大牙了!
“这才几年而已,方少仪的目光就这么短浅了?
“要炒小新人的创作才华就炒呗,但你好歹适度啊!炒一个这么大的,可不就过劲了?一下就能让人看穿好吗?”
底下很快有一群吃瓜群众闻讯赶来。
热评第一条比较微妙“骂人之前先看清楚,青青什么时候说那两首歌是她的作品了?她的团队什么时候认了?”
这话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就不乐意听了。
哎这不是你们自己炒出来的吗?怎么这会儿还否认了?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等着!我这就去截图疯狂打肿你们的脸!
可等到去截图了众人就发现……嘶,事情好像有点微妙!
大家的确都在传梁柳青本人就是听潮人,梁柳青的粉丝们也是这么自嗨的,可是梁柳青本人以及她的团队里有人明明白白地承认过吗?
好像没有。
梁柳青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唯一算是有点引导性的,就是方少仪被小报记者堵住的那一段回答。
她是怎么说的来着?
说梁柳青的确有在尝试自己创作,说她的作品不会冠自己的本名,因为她现在年纪小,众人可能对她有固有的刻板印象,可能会因此影响到他们对她的作品的看法。
有说梁柳青就是听潮人吗?
没有吧?
假如有的话,好像也是网友自己脑补的?
我什么都没说,是你们自己误会了!
真是玩得一手好节奏!
就差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
她是不是把所有网友都当傻子?
不过说梁柳青不是听潮人……这又是想干什么?
吃瓜群众心里正有些微妙时,方少仪工作室发声了。
方少仪工作室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