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道,“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聚众闹事都不能姑息。让京兆尹拿人,挨个审问,看背后是何人指使。”说完看向钱尚书,“大人,此事出现得蹊跷,说不定是安国公他们的阴谋,以属下看,半点面子都不该给。”
钱尚书被影响了品茗的兴趣,心中正不虞,闻言便点头:“不必让京兆尹拿人,任由此事闹大,老夫倒要看看,安国公可还有什么后招,若没有,老夫便让他彻底退出朝堂。”
这话说到最后,语气既森然却又带着几分兴奋。
王城等知道,钱尚书这是生气了,但也因为就将可以将所有碍事的除掉而显得格外兴奋。
当下看向贡院的主事:“怎么?还不知道怎么做么?”
贡院的人听了,马上走了。
此事最终闹得极大,上达天听。
萧遥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彻查此事。
钱尚书一派咄咄逼人,一口咬定此事有人故意诬陷,希望皇帝尽快还王耀光三人公道,否则会寒了天下举子的心。
萧遥一边命大理寺卿彻查,一边等待南边的消息传来。
裴昭一直在南方为她办事,而且主要干的,又是和书肆并印刷相关的,认识的书商也多,她自然不会忘了这么个人。
双方的聚焦点很明确。
老书生以及闹事举子一派一口咬定,王耀光的策论,在春闱之前,便由孙翰林写好,由的废稿为证。
而钱尚书一派则表示,需要证明那废稿的确是春闱前出现的,而且得证明,的确是出自孙翰林之手。
后一个问题,经过笔迹鉴定,废稿的确系孙翰林所写。
但是孙翰林喊冤,并一口咬定,这是他在放榜当日看到文章,为之惊艳,才一边抄写一边试图修改,看是否能改得更好,在说这些时,他还小捧王耀光,说那篇策论很完美,无须再改。
老书生以废稿显得陈旧为由,驳斥孙翰林放榜日才写的说法。
孙翰林则表示,这时老书生由人指使,故意将废稿做旧诬陷于他。
双方你来我往地辩驳,很快渐渐分出了胜负。
老书生一派无法证明那废稿的确是在春闱之前写的——孙翰林却表示他认为会做旧的人,可以在一个时辰内将一篇新稿子做旧成几日前或者几年前的,以此证明,老书生的确是诬陷他的。
老书生大声喊冤,一再表示,自己没有撒谎,自己说的就是事实。
王城沉声道:“你既然说是事实,得拿出证据才是。”说话时,目光中露出淡淡的轻蔑之意。
老书生被气得浑身发抖,他抬头看向上方,见皇帝是个小娃娃,此刻在太后怀中睡得喷香,知道指望不上,于是转而看向安国公,不住地磕头:“大人啊,小人并不曾撒谎啊,请大人明鉴,为小人做主。”
安国公道:“你且莫慌,此事我们会彻查。”
钱尚书缓缓开口:“证据确凿,安国公还要查什么?莫不是定要包庇此人?”说到这里老脸一沉,道,“难不成,这一切皆是安国公指使?”
萧遥柔声道:“钱尚书慎言。哀家相信,安国公并非那样的人。”
钱尚书抬头看向萧遥,见她容色美丽,雪肤花貌,叫人看着便心生欢喜,便放缓了声音,道:“太后娘娘,你久居深宫,不知人心险恶啊。”
萧遥翻了翻手上那十佳稿子,问道:“这上面的文章的确是王耀光等人在考策论当日所写么?”
“没错,已经确认,也寻来当日的答卷对比确认过。”钱尚书温和地说道,但心里,却不无鄙夷地想,这妙龄太后什么都不懂,安国公和承恩公、建安侯几个,却妄图借她之力打击她,真是做梦。
萧遥微微点头,看向老书生:“你可有证据证明废稿是春闱前写的?”
老书生苦涩地说道:“这废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