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炮厂分家(1 / 2)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132 字 4个月前

还别说,看了一圈之后,朱慈烺还真的想起了一个关键技术那就是身管自紧技术,这个朱慈烺知道三种,大明现在使用的是缠丝法,这个历史比较古老了。

因为大明曾经用这个办法生产过火枪,所以大家对这个技术都不陌生。

简单来说就是用钢丝缠绕炮管外壁,以此来增加膛压承受力,达到更大装药的目的。

不过朱慈烺还知道另外两种身管自紧方法,一个是内芯水冷法,就是铸造火炮的时候,其内膛是空心的,里面注入循环的水,让整个炮管从内向外冷却。

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身管向内冷却自然就让身管向内自紧了。

第二种方法就是套筒法,也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准备两个炮管,加热外管之后把外管紧紧的套在内管上。

等外管冷却的时候,就会紧紧的贴合在内管上,达到身管自紧的效果。

这两个都是以目前的技术实力能够操作的,朱慈烺说完之后工匠立刻茅塞顿开。

除了这两种之外,实际上还有一种,那就是冲压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冲压机把一根笔炮膛粗一点的芯硬怼进炮管里,炮管外面用模具包裹。

这样内壁在被挤压之后就会变得更加致密,能够承受更高的膛压。

不过这个办法需要大型冲压机,需要高精度机床,还有各种机械的研究改进,只能用作下一代技术的研究方向了。

当然像什么电渣重溶技术啥的,朱慈烺只是听过名字,原理都不太清楚,更不要说实际操作了。

对于大明来说,能把芯冷技术,还有套筒法研究明白,然后三种办法联合应用就足够应付航母时代以前的战争了。

而这个时代的欧罗巴海军,说句不客气的话,大明就用现在的工艺,紧紧是缠丝法制造的主炮就能稳稳的收拾欧罗巴炮兵了。

有了这两个新技术之后,大明就能生产更轻便威力更大的炮,承受膛压高,意味着出膛速度高,不仅射的更远,而且炮弹的威力也更大了。

而炮管结构更稳定,那么就可以做的更薄,对于海军来说这点重量没啥,但是陆军炮就不一样了。

给火炮工厂好好的上了一课之后,朱慈烺坐火车会京城,海军眼巴巴的等了半天,愣是一分钱都没有要到,这让吴大海很烦恼,确没有任何办法。

回到京城,朱慈烺就琢磨着把海军铸炮厂和陆军铸炮厂分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军铸炮和陆军铸炮区别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海军追求的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快,威力越来越强。

因为海军用的炮不是舰炮就是岸防炮,火炮越大威力越强,巨舰大炮的思想已经深入海军的灵魂。

而陆军火炮追求的是越来越轻,越来越方面机动,越来越快,威力越来越强。

对于陆军来说,火炮发展到一百二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这已经是陆军炮的极限了,这种火炮已经是陆军的战略级武器了。

这不仅仅是火炮本身的极限,也是道路承受能力,后勤能力的极限。

而且这种一百二十毫米和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还是战略级炮兵,装备的规模非常小,大明目前的战略炮兵只有一个师的编制,就是皇家禁卫军炮兵师。

全师的火炮数量不过三百门而已,装备上,革新的动力自然不足。

所以陆军主要研究方向是小炮,六十的,八十的,一百的,这些炮才是陆军的主力研究方向。

怎么才能不降低威力的情况下减轻重量,怎么确保在机动中能够拥有优秀的越野能力,怎么保证战场上内快速转运,快速拆卸,快速修复等等。

而且陆军火炮还向着快炮的方向演进,追求的是短时间的火力覆盖,至于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