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怼了几句后,周忠及时回归正题。
他和袁术相看两厌,但他的脸皮没袁术厚,怼到最后总是他先让步。
问题只有一个:如何收复豫州,与曹操、刘备一起,形成对袁绍的围堵。
在此之前,先要解决驻守在舒城的颜良。
颜良就像一根钉子,扎在舒城,不仅让周忠这个豫州牧无法上任,也让孙策、周瑜无法北上。至于袁术,更是不敢轻离九江半步。
这也是周忠要找袁术商量的原因之一,毕竟庐江郡还是扬州牧的辖区,不是他豫州牧的辖区。
袁术也想解决颜良。他觉得颜良就是像袁绍故意派来羞辱他的,占着庐江郡不走,让他睡觉都不安心。他也曾打算亲自拔掉这根钉子,但思来想去,又觉得实力不够。仓促行事,不仅未必能攻取庐江,反而可能丢了九江。
陈登就在沛国南部活动,谁知道他的目标是睢阳还是寿春?
袁术对刘备一向不信任,觉得此人反复无常,立场极不坚定。
周忠和袁术商量,先取庐江。在此之前,要和曹操、刘备取得联络,让他们牵制住审配,不给审配南下增援的机会。
他们之前有联络,但互相之间的信任有限,周忠不敢将身后寄托在他们身上。毕竟曹操占着颍川全境和汝南数县,刘备也占着沛国的南部,他们未必肯吐出嘴里的肉,让周忠这个豫州牧上任。
现在天子大捷,可以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了。
在天子随时可以挥师东出,平定天下的大趋势下,再占着不属于自己辖区的郡县显然不太可行,割据一方的想法更是危险,曹操、刘备或许会改变态度,积极配合作战。
只要曹操、刘备能够牵制住审配,周忠就能调集孙策、周瑜的力量围攻庐江。如果袁术也能配合,那就更有把握了。
无援不守。颜良再善战,在没有援军可盼的情况下,他也坚持不了太久。
两人难得的取得了一致。
周忠写了三封信,一封给孙策、周瑜,一封给曹操,一封给刘备。
与此同时,袁术召集大将纪灵、桥蕤、张勋等人商议,调集大军,准备新年之后围攻庐江。
——
易县。
袁绍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远处残破不堪,却依然高耸的高楼,气息粗重。
沮授、田丰站在一旁,脸色同样凝重。
他们刚刚收到消息,天子在休屠泽大破西部鲜卑,不仅取得了全歼其主力骑兵的战绩,而且三大部落的头领无一逃脱,全部被杀,其他小部落的头领也有大半被俘。
消息传到幽州,幽州为之震动。最直接的后果有两个:一是有人都觉得天子解决了中部鲜卑、西部鲜卑之后,很可能会移兵东向,解决东部鲜卑。一是有人觉得,天子会许会回到河东,准备重返旧都,恢复中原。
不管是哪个结果,对袁绍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先后围攻公孙瓒近两年,眼看着胜利在望,如果这时候天子率部东出,他被迫撤兵,这两年的付出就会白废了。
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元皓,公与,奈何?”袁绍转身看着田丰、沮授,尽可能平静地问道。
“当务之急,是断绝公孙瓒与外界的联络,不能让他得到朝廷的消息。”田丰眉心紧蹙。“若是公孙瓒向朝廷称臣,荀攸必然来援。他休养生息了一年,实力大增,不可不防。”
“公孙瓒不称臣,他就不来么?”袁绍苦笑道。
刘和虽然没有明确态度,但鲜于辅等人的态度却是很明白的,他们只想为刘虞报仇,不想和袁绍有太多的瓜葛。如果荀攸愿意出兵,他们肯定会迎荀攸入关。刘和怎么想,他们已经不考虑了。
“主公,正因为荀攸随时会来,才更要拿下公孙瓒。否则公孙瓒与荀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