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荀攸差不多时候收到消息的是审配。
崔琰滞留长安未归,审配摸不清朝廷的心思。在收到崔琰劝他向朝廷称臣的消息后,他也懒得理会。
睢阳来的邸报也有进入冀州的,却被他控制住了。除了一些信得过的人,普通人根本不清楚朝廷在对度田进行大讨论。
他的注意力在青州。
孙策转任北海太守,率领江东水师进入渤海,截断了袁熙的退路,也威胁到了冀州本土的安全。审配不得不将主力安排在平原、清河,接应袁熙,防止孙策、刘备趁势进攻冀州。
兵力有限,他甚至无法对袁谭软禁袁绍的事做出及时反应,一拖再拖。
收到袁术集结人马的消息,他并不怎么相信,派人再三确认。
等他知道袁术夺取了河间,将袁绍、袁谭一网打尽的时候,这才意识到出了问题。
与田丰商量后,他决定收缩兵力,固守邺城。同时派人上书朝廷,控告袁术擅自用兵,攻击冀州。
士孙瑞、钟繇等人也陆续收到了消息,但他们都无法做出响应,能做的只是上书请诏。
——
温室殿。
诸葛亮将几封奏疏按照时间顺序摊在案上。
刘协看着这些奏疏,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他对冀州的事变大感意外。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袁术来挑起事端,而且举得了几乎是决定性的战果。
袁绍被擒,正在送来长安的路上,冀州大局已定,只是最后如何收官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又清楚的知道,这是必然之局,迟早的事,算不上什么赫赫之功。
要说影响,就是让他更有信心了。就算不用武力,仅凭降维打击的优势,他也能一步步推进改革,没人可以挡住他的脚步。
区别只在于快慢而已。
一会儿功夫,议郎田畴先赶到了。
见礼之后,刘协也不迂回,直接让田畴先看袁术的奏疏。
田畴看完,又惊又喜。惊的是袁术简直是胡闹,没有朝廷诏书,擅长用兵,犯了大忌,还拖上了幽州人。喜的是袁术居然成功了,不仅夺取了河间,还生擒了袁绍。
有这样的功劳在手,就算朝廷怪罪,袁术至少也可以功过相抵,而幽州人大概率会有些功劳。
刘协说道:“子泰,你觉得该继续用兵吗?”
田畴迅速权衡了一下利弊,躬身说道:“臣以为可急进兵,缓度田。”
“怎么说?”
“袁绍虽称臣,但一直不执行朝廷制度,形同割据。此非长久之计,如今有机可乘,当以武力平定冀州,使诸郡国并受朝廷委任。至于度田,当依中原制度,择一二郡国试行,不必急于推开,以免激起不必根的反抗,徒增伤亡。”
他顿了顿,又道:“至于冥顽不灵,非要与朝廷刀兵相见之辈,自然当予以严惩,枭其首级,没其家产,以儆效尤。如此,冀州不度田亦是半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