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议取来了马和弓。孙尚香跳上马,执弓在手,甚是矫健。
只可惜她终究年纪,腿也太短,够不着马镫。
陆议也不说话,解开镫带,就着孙尚香的脚重系。孙尚香有点不好尴尬,难得的扭捏起来。
孙策在远处看得清楚,诧异地看了虞翻一眼。
虞翻笑道:“他恨的是你。”
孙策眉梢轻耸,随即又叹了一口气。“我也是形势所迫,现在后悔也迟了。”
“论起收拾人心,还是天子高明,不急不徐,步步为营。看起来慢,过了三五年再看,才发现快得出奇。”
“是啊,天子乃不世出之英主,我等唯有拜服。”孙策想了想,又道:“来的路上,我去见了张子布。”
虞翻不屑地哼了一声:“有何收获?”
孙策摇摇头。“若无外敌,不失为君子之国。”
虞翻瞅了孙策一眼,哈哈大笑。“君侯能说这样的话来,多少有些意外。看来这段时间在辽东收获不小,可喜可贺。”
孙策看看虞翻,欲言又止。
辽东之战,的确让他开了眼界,收获不小。只是过程却让他很郁闷,连说出口都觉得丢脸。
这次围攻襄平城,他和刘备都是主力,但刘备在各方面都胜他一筹,每每抢先。他开始还觉得是意外,后来才意识到,他和刘备不知不觉间已经拉开了差距。
而他本来是有机会力压刘备一头的。
刘备的优势不在刘备本人——不论是个人武艺还是临阵指挥,他都比刘备更强——而在其麾下将士训练有素。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刘备下命令,那些都尉、军侯就把问题解决了。
有时候,哪怕刘备的指挥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临阵做战的中下层将领也能把形势扭转过来。
相比之下,他麾下的将领就逊色不小。
细想起来,就是刘备充分利用了黄猗助阵的机会,学了不少练将之道。而他却在虞翻去助阵的时候一心求战,没有趁机学点本事,更没让麾下的将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都没抓住。这么丢脸的事,他说不出口。
这次来行在,除了向天子请诏之外,就是想请虞翻再给他一个机会,教教他怎么练将。
虞翻心知肚明,也没有说破,把话题扯了开去。
“你在渤海都看到了什么?”
“其实也没看到太多,我只是在南皮停了一宿,并没有深入渤海。”孙策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我遇到了孔融。”
“孔融?原来这老贼去了渤海,怪不得找不到他。”
孙策大为惊讶。
虞翻和孔融虽然没见过几面,但交情不错,时常有书信往来,讨论学问。孔融甚至还夸过虞翻的易学,算是对虞翻有恩。
虞翻虽狂傲,也不至于如此失礼,直称孔融为老贼。
“孔融怎么了?谁找他?”
虞翻哑然失笑,把孔融提议重修《孝桓帝纪》,成为公敌的事简略说了一遍。
孙策恍然,却还是有些疑问。“为何这么多人反对重修《孝桓帝纪》?”
虞翻想了想。“你知道庐江周氏的周景周仲飨吗?”
“知道,公瑾的从叔祖。”
“他是梁氏故吏。”
“那又如何?梁商、梁冀父子主政近三十年,梁氏故吏数不胜数。”
“的确如此,梁氏故吏很多,但是像周景这样在梁冀主政时官运亨通,被禁锢之后又能迅速起复的却很罕见,而且是以贤能为由。”
孙策愣住了。
能在梁冀主政时官运亨通,自然是得到了梁冀的信任。这样的人被禁锢后,还能以贤能迅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