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知道她的想法,士族甚至觉得和平民百姓同为汉人都是对他们的侮辱。
如果可以他们恨不得把普通百姓排除,单独创建一个由士族组成的族群。
对待汉人的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俚人。
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力量达到历史的巅峰,但同时他们的狭隘和自大也达到了极致。
被异族灭国驱赶到南方,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反击恢复国土重拾汉人的荣光,而是关起门来自高自傲自以为了不起。
祖逖在北方杀出一片空间,他们就在后面拖后腿最终让英雄忧愤而亡。
冉闵建立冉魏之后也第一时间和东晋取得联系,希望能够联手恢复汉家的江山。
但士族认为他出身低贱不配和高贵的他们为伍,拒绝了请求。
最终冉闵在异族的围攻下兵败被杀。而后他们又开始贬低他说他是屠夫,杀胡令更是被唾弃。
谢道韫从小就接受士族教育,虽然没有那些人那么极端,但也深受影响,对于文易赐给俚人汉姓汉名乃至汉人身份很是不满。
身为穿越者文易并没有他们那么狭隘,汉人的荣光是必须要恢复的,但并不是靠一味的盲目自大。
华夏文明和汉人从来都不是以血统论的群体,而是以文化认同为核心,所以才会有出则夷狄入则华夏说法。
接受我们的文明愿意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就是华夏人,反之就不是。
这种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那时黄河流域存在着好几个不同的文明,华夏先祖只是其中一个。
他们先后征服了所有文明,吸收对方的优点融合对方的血脉壮大自己,最终成为黄河流域唯一的文明。
我们的先祖并没有因此就停下脚步,他们继续东征西讨。
前世考古学家在襄阳一带发现了一条五千年多年前的长城,经考证就是南方文明用来抵御华夏文明而修建的。
最终的结果是华夏文明取得全面胜利,长江流域乃至更南方的文明被征服,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著名的三星堆文明,后来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几百年前华夏文明的核心群体在这片大地上建立起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大汉帝国。形成了一个族群,汉人。
可以说华夏文明从诞生之初,就在不停的吸收整个东亚地区所有文明的优点成长。
也正是因此,我们的文明才会如此的多元化,如此的具有包容性,才会如此的灿烂辉煌。
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地球上任何文明都无法比拟的。
西方人为什么这么敌视华夏文明?因为他们的文化底蕴太单薄,直面华夏文明的冲击只有一个后果,被我们同化。
所以他们才会敌视我们防范我们。
而我们根本就不在乎这一点,甚至主动吸收西方文明的优点,完成又一次的蜕变。
这就是文化底蕴,是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晋朝的士族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逐渐变得狭隘,变得盲目自大。
文易不会去学他们,他要做的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恢复华夏文明的荣光,重建汉人王朝。
但还是那句话,汉人是华夏文明的主体,我们应该具有包容性。征服所有蛮夷,给他们加入我们的机会,这才是正途。
如此几百年后天下将不再有蛮夷,而是一个更加强大辉煌的汉人王朝。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强大的华夏文明。
前世史书上对俚人的评价就比较高。隋书记载:岭南俚人,尽力农事,刻木以为符契,言誓则至死不改。
俚人大首领冼夫人是古今敬仰的女中豪杰,她的子孙也为民族融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还有宁纯等名声不显但功绩卓著的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