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过,在皇权时代明朝的内阁制算是最优秀的制度之一了——君主立宪制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皇权时代了。
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不听政,朝廷照样运转,也没有培养出足以改朝换代的权臣。
等皇帝想亲政了,很快就能把权力收回来。
其它朝代的皇帝看到这种情况,估计眼珠子都要红了。
但文易并不知道明朝的内阁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只能照猫画虎,他也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内阁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
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检验一下。
当然,军权始终握在自己手里,这东西可不敢撒手。
一开始群臣表现的还很不错,但没多久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来自于各部门配合运转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复杂,职权划分不够分明。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文易果断出手,进一步细分了各部门的职权。
这么一改,运转果然变得流畅起来。
对于众臣来说,一开始他们还在奇怪,自家大王怎么突然变得不管事儿了?
但他们内心是窃喜的,谁会不喜欢放权的君主呢?
等到朝廷运转出问题,他们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文易果断出手解决问题。
他们才明白,原来大王不是不管事儿,而是故意这么做查找问题。
顿时就高山仰止,大王就是大王,高啊。
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干好分内之事,再也不敢抱着侥幸心思。
再说文易,他也发现了自己搞出来的内阁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少了一个关键环节。
司礼监批红。
内阁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但批准的权力掌握在皇帝手里,明朝的皇帝想偷懒可以这个权力交给司礼监。
司礼监是宦官机构,和文臣天生不合,不用担心他们会同流合污。
而太监的权力又完全来自于皇帝,再厉害的太监皇帝想收拾他也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明朝的太监再厉害,也达不到废立天子的地步,他们只能巴结皇帝。
权势滔天的九千岁,被刚刚登基的崇祯一道圣旨给弄的上吊了,余党被清算。
内阁和司礼监,一个掌决策权,一个掌批准权,二者相互制衡缺一不可。
这才形成了明朝奇特而又好用的朝堂制度。
文易没有使用太监也没有司礼监,不管他怎么放权,最后批红权都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组建司礼监,用非宦官担任这个职务……那就是找死。
所以唐国的君主想学习明朝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还不会导致国家大乱,完全是做梦。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文易只能无奈摇头,世界上果然十全十美的好事儿啊。